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如何证明“咬色”是咬色?两个细节来帮您

0 1585
【引言】所谓“咬色”就是,在叠印时后一叠印色将已干燥的前一色墨再次溶解并反拉下来的现象。咬色一般表现为:“发花”、“刮痕”、“白点”及“拖尾”4种现象。

【正文】

咬色故障的现象与其他故障现象多有相似之处,但有其自身的特征:

①咬色现象严重时,后叠印色的版辊上会粘有溶解的前一色的油墨,甚至将后一叠印色的墨盘“染色”。

②前一色的油墨转移正常,只是在叠印后部位墨层被后一色反拉下来,我们只需要对比前一色墨层在叠印前后的状态,就能很明确地确认是否是咬色故障,而不至于和与之相似的其他故障相混崤。

咬色现象的本质原因是,后叠印色的溶剂成分对已干燥的前一色墨膜的溶解性过强,在处理咬色故障时要注意以下因素:

1、不同型号油墨间的相互匹配。

现在印刷厂往往使用2—3家油墨厂的油墨进行搭配使用,如黑墨用东洋的,蓝、红墨用质量稍好一点的油墨,黄、白墨再用价格便宜一点油墨,本意是在油墨的质量和价格之间寻找价值的合理化。由于不同厂家油墨配方设计的差异,在搭配使用时要注意叠印效果,是否有咬色现象等。

2、具体油墨型与机速的匹配。

高速印刷用油墨的配方设计对已干燥墨膜的再溶解能力较强,如果用于低中速印刷,则因接触转移的时间较长而易发生咬色现象。咬色现象,并非完全是油墨的质量问题,注意与实际应用条件的匹配性更重要。在咬色现象较轻微的情况下,提高机速有助于减少咬色故障。

3、适当调节后一叠印色的溶剂配方(减少真溶剂的量),减少对前一色已干燥墨膜的再溶解力,能减缓咬色现象。

4、适当提高后一叠印色的粘度或对后一色的版面吹版风(有层次或小文字时,慎用),也有助于减缓咬色现象。

5、后一叠印时的压力不能偏大,压力越大往往使咬色现象加重。

6、前一色使用了接近变质的旧墨时,易出现咬色现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PP论坛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12 15:0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5-8 16:43 , Processed in 0.0722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