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讲解了某知名软包厂生产蒸煮袋的全过程,从印刷稿件的准备,到印刷工艺、复合工艺,再到制袋工艺关键控制点,讲述蒸煮袋的生产过程。
【正文】 一、印刷稿件 印刷稿件主要考虑颜色渐变、文字要求、压印、套印、拖白以及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的限制要求,还需进一步考虑以下两点: 1、图案最好不要满版,热封边最好设计为透明的。 2、图案以简洁为宜,色数不易过多。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热封强度,另一方面是为减少油墨的影响,在油墨中往往添加了固化剂,便于降低成本,但无法回收利用。
二、印刷工艺 1、印刷油墨 采用聚氨酯型油墨进行里印,如蒸煮温度超过121℃,应添加一定比例的固化剂,增加油墨的耐温性。
耐蒸煮油墨以丁酮作主溶剂溶解树脂。首先,由于丁酮的挥发速度快于甲苯,所以在使用聚氨酯油墨时,为防止真溶剂的过分挥发而产生的溶解性不好、油墨转移性变坏等现象,需保证溶剂组成中的丁酮的量占一定的比例。其次,聚氨酯油墨有两液反应型。当生产蒸煮包装,需要经过121℃以上高温杀菌时,必须使用聚氨酯油墨,而且要加入适量的硬化剂,搅拌均匀后方可印刷。二液反应型油墨使用剩余时要先过滤,部分加入新墨中或作为溶剂来使用。当剩墨发生结块或出现严重发涨现象时不可继续使用。第三,聚氨酯油墨的复合性能好,有相当高的剥离强度。聚氨酯油墨的剥离强度可以达到3~8N/15mm,而且蒸煮型油墨经过121℃高温杀菌后,剥离强度反而升高。
在夏季时,使用耐高温复合油墨印刷NY膜或PET时,可能会出现发粘现象,特别是高湿度的南方。由于NY膜的吸湿性较强,当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时,容易出现质量故障,需要控制车间环境,否则就不要生产高要求的耐蒸煮包装。
2、印刷张力 以1000mm宽、15μm厚BOPA及12μm厚的PET为例,参考张力值见下表1。
表1 印刷张力
3、BOPA印刷的特殊要求 印刷时最好预热去湿、印后空转1~2色加热烘干。印刷完毕立即密封防潮包装。
三、复合工艺 1、粘合剂 采用耐高温专用蒸煮胶,对于稀释剂乙酸乙酯的含水量要求苛刻,至少采用工业一级品以上的品种。另外对复合环境要求高,湿度必须小于85%。
较好的耐高温蒸煮胶有以下特点: ①高固含量、低粘度、涂布性好。 ②初黏力大、蒸煮后剥离强度不下降、生产中不产生隧道、蒸煮后不起皱。 ③粘合剂卫生安全性好、无毒、无异味。 ④反应速度较快、熟化时间短(塑塑复合产品48小时以内,铝塑复合产品72小时以内)。 ⑤涂布量少、黏结强度高、热封强度高、耐温性好。 ⑥稀释黏度较低,可高固态作业,且涂布性良好。 ⑦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薄膜。 ⑧具有良好的耐抗性(耐热、耐冻,耐酸、碱盐、油、辣等)。
2、设备保养 由于复合是蒸煮袋生产的关键工序,复合设备的状态又直接影响蒸煮袋的质量。因此在生产蒸煮袋之前应对复合机进行仔细保养。
①擦净所有导辊,保证不发粘、无杂物、表面光洁。导辊轴承状态良好,转动灵活。 ②网线辊必须彻底清洁,保证上胶量。 ③复合压辊和上胶辊必须无任何缺陷、无任何杂质。 ④冷却辊光洁、灵活。 ⑤进排风无任何堵塞。 ⑥烘道清洁,无灰尘杂质落下。 ⑦上胶系统彻底清理,更换滤网,胶水桶清洗干净。
3、复合工艺参数 上胶量:4~5g/㎡ 复合压力:2.5~4kg/cm2 复合温度:70~80℃ 网线辊:80~100lpi 干燥温度:50~60℃,60~70℃,70~80℃ 胶液工作浓度:25%~35%,一般使用30%的浓度。 复合张力:以PET/AL/PA/CPP为例,见下表2。
表2 复合张力
4、熟化 熟化根据粘合剂的特性而定,温度一般在50~60℃,时间至少72h,建议熟化时间严格按照粘合剂的厂商要求,一定要保证充分熟化。有些粘合剂要求复合第一遍先熟化6~12h再复合,要引起注意。
四、制袋工艺 制袋内层CPP树脂的熔合过程,封口质量是蒸煮袋的重要指标之一,制袋应控制以下几点:
1、设备保养,热封压力无缺陷、光洁。烫刀温度均匀、高温布干净平整、冷却刀冷却水通畅。烫刀的内侧边缘适当磨削一点。
2、合理调整温度、压力及制袋速度,热封温度不能一概而论,一般在180~230℃之间,与复合膜的层数、厚度、烫刀的压烫次数等相关联。
3、不时检查封口的状态,避免压力过大以及封口皱褶、气泡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