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干式复合中的问题及对策(2)

0 1027
(7)复合好后,熟化不完全,还未达到最终的粘接牢度值。所谓熟化不完全有二个意思:一是熟化的温度偏低,另一个是熟化的时间太短。一般来说,复合好后应放在50~60℃环境中熟化48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要求5天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若低温存放不仅时间要很长,而且最终剥离强度也没有在加温状态下熟化的好。例如,铝箔与聚乙烯之间的牢度,在35℃下4天后的剥离力只有2.8N/15mm,若在45℃下4天,则可达3.5N/15mm;若提高到55℃,同样是4天,就可高达6N/15mm,由此可见熟化温度很重要。
  (8)稀释剂的纯度不高,含有水、醇等活性物质,消耗掉了一部分固化剂,造成胶粘剂中主剂与固化剂的实际比例不适当,粘接力下降。在选用溶剂时,要严格注意它的质量,严格防止水分的侵入。
  (9)薄膜中的添加剂影响到粘接牢度下降,而且这种影响,要到一定时期之后才表现出来,一般是7天以后,而且有逐步降低的趋势。因为聚乙烯或聚丙烯在加工造粒或加工制膜时,大多要加入一些诸如热稳定剂、抗氧剂或防粘剂、开口爽滑剂之类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又都是低分子物质,加工好膜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从膜的内部向两个外表面迁移渗出,仔细观察时,发现一层很薄的粉末状或石蜡状物,用手去擦可以抹去,用酒精可清除掉。刚复合好的不长时期内,迁移出来的数量还不多,不足于引起粘接牢度的下降。但时间越长迁移出来的量也越多,把胶膜与该基膜隔开来,破坏了原有的粘接状态,使复合牢度降低。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应从树脂的牌号上进行仔细的调查,选用不用添加剂或少用添加剂的原料,在加工制膜时,不要人为地加入开口滑爽剂(如油酸酸胶、脂肪酸盐类等)。还有一种情况是空袋未装食品时粘接力很好,也不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但一旦装入含酸性的食品后,例如榨菜、酸辣菜、糖醋烹任菜、果汁等,存放一段时间后复合物的粘接牢度大大降低,严重时会发现内层材料脱层分离,影响被包装食品的品质,这种现象在含铝箔的复合材料中尤为突出。这是由于酸性食品中,有乳酸、乙酸、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等低分子量有机酸。这些酸会慢慢透过内层的聚乙烯或聚丙烯膜渗透。迁移到夹层中去,而与内层相贴的恰恰是阻隔性能最好的铝箔。这些有机酸再也不能透过铝箔向外迁移了,就累积在铝箔与内膜或胶膜之间。正好铝是一种活性金属,很易与这些有机酸发生化学作用,生成低分量的有机酸铝盐,导致内层材料与铝箔之间的剥离强度降低。细心的顾客有时会发现小包装榨菜拆开时,内膜与铝箔已分层剥离,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日本的胶粘剂制造者做过检验,发现铝箔的复合袋装入乙酸存放一段时间后,在铝箔与内层膜之间,有乙酸铝的光谱吸收峰存在。因此就在胶粘剂的合成上下功夫,生产一种抗酸性腐蚀的胶粘剂,使含铝箔的复合物不因酸的影响而使牢度下降太多。我国也有一种抗酸辣的ZS-8920SF/ZS-8920A l胶粘剂,用这种胶做的含铝箔的榨菜袋,装入榨菜存放6个月后,内层聚乙烯与铝箔之间也不会分层。装入榨菜在90~95℃热水中浸泡20分钟后,聚乙烯膜与铝箔间的剥离强度,仍有3.0N/15mm,而别的胶粘剂做的袋子,只剩下1.1N/15mm,且剥开时会发出清脆的撕裂声,好象胶粘剂已被腐蚀、老化。因此,在选用胶粘剂时,一定要根据复合物的结构和它的最终用途去考虑,以保证产品的全面质量。
  选用润湿性好的黏合剂。
  注意选择适用的印刷油墨。
  按薄膜制造日期进行分批管理,不使用陈旧的薄膜和可润湿性不好的薄膜。
  使用平滑的复合辊,尽可能地均化黏合剂。
  扩大复合辊的热钢辊部分与薄膜的接触面积。
  调整薄膜接触黏合剂的角度。
  提高复合温度,增加复合压力,降低复合速度。
  设定最佳的干燥条件。
  对复合膜进行充分的保温熟化。
  保持工作现场清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11 10:5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5-8 23:15 , Processed in 0.07241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