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干法复合中的问题及对策(1)

0 1012
 复合物经正常的工艺过程在50~60℃环境中熟化48小时以后,粘接牢度不好、剥离强度不高,质量不符合要求。这里的原因较多,情况较复杂,必须充分注意:
  (1)胶粘剂的品种、质量与要复合的基材不相适应。必须由基材和复合物的最终用途来选用适当的胶粘剂品种。例如,当没有铝箔参与复合时,用通用型胶粘剂;若有铝箔,而且最终用途是包装含有液体的、有酸辣的食品如榨菜、雪莱、果汁等食品时,就要选用抗酸辣的铝箔专用胶粘剂,又如若复合袋要经蒸煮杀菌,则要选用耐高温(121℃或135℃)蒸煮型胶粘剂,绝不能用一般性胶粘剂。
  (2)复合时的钢辊表面温度太低,以致胶粘剂活化不足,复合时的粘性不高,对第二基材的浸润力不佳,粘附力不好,造成二种基材之间不能非常好地密着,影响了粘接牢度。这就要按正常的复合工艺要求,使复合钢辊的表面温度经常保持在75~85℃。
  (3)上胶量不足。保证有足够的胶粘剂去粘接各种基材。
  (4)胶粘剂对油墨的渗透不佳,浮在油墨的表面,而油墨与基材之间的牢度不好,剥离时油墨被胶粘剂拉下来了,表现在有油墨的地方,特别是多套色、油墨层较厚的地方粘接牢度不好。这时应选用低粘度,高固量胶粘剂,干燥速度慢一点,让胶液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渗透,达到基材表面上去,另外还要适当增加上胶量。当然,选用适当的油墨,提高基材的表面张力,使印刷油墨的附着牢度提高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5)薄膜表面的电晕处理不好,表面张力小于38mN/m,导致印刷和复合的粘接牢度都不好,请认真检测基材的表面张力,应提高到38mN/m以上,最好能达40~42mN/m。因为38mN/m是最低要求,若提高到40~42mN/m才算优秀。
  (6)残留溶剂太高,复合后气化造成许多微小的气泡,使二种基材分层脱离,测定剥离强度时,虽然试条宽度是15mm,但真正有胶粘剂粘接着的却小于15mm,其余是气泡隔开的地方,所以测得的剥离强度就偏低,微小的气泡越多剥离强度就越小。应提高烘道温度或减慢复合运转的线速度,也可以避免使用高沸点的溶剂,特别是印刷油墨中所用的高沸点溶剂这种办法来解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11 10:5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5-9 01:32 , Processed in 0.0717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