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组份聚氨脂胶粘剂复合膜制袋后,热封边附近出现“隧道”现象,受热后更易剥离,剥离后膜上的胶仍有粘性,这种事故我们称为“固化不完全”。固化不完全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一、固化剂不够。二、熟化时间不到,提前制袋作业,不同的异氰酸酯有不同的反应速率,尤其要注意。三、溶剂中含水分及游离的醇和酸等杂质,消耗了固化剂中的NCO 基。四、在高湿度环境中操作,空气里的水分进入胶中。前两个原因通过试验取得数据就能控制,至于溶剂中的水分和杂质,目前一般印刷厂还无法定量检测,以致频频出现质量事故,且事故原因较难界定。究竟何种质量的乙酯才能用于聚氨脂胶粘剂呢?
国标GB3728 - 91 对酯酸乙酯的要求是纯度不低于99 % ,水分≤0. 2 % ,显然这个标准太宽。汉高公司所谓“氨脂级”溶剂的要求是纯度大于99. 9 % ,水分小于300ppm ,游离醇小于200ppm ,似乎又太严。我们认为应根据国内乙酯的较高纯度建立评判标准,实测乙酯中水分及杂质对NCO基消耗的程度,调整固化剂配比,从而根除固化不完全事故较为切实可行。 能用于聚氨酯胶粘剂的溶剂叫氨脂级溶剂。与一般工业品相比,除了水分还必须尽量减少游离醇和酸的含量,以免与NCO 基反应。考量是否属氨脂级溶剂有一个指标,即“异氰酸酯当量”。 异氰酸酯当量指消耗1 摩尔当量NCO 基所需溶剂的重量,而消耗NCO 基的物质包括溶剂中所含杂质和水分的总和。国产“氨脂级”乙酯的异氰酸酯当量能达到5600 克,数值越大稳定性越好。印刷复合企业不同于化工企业,在我们推荐的测定方法中改用消耗“异氰酸值”来度量,直观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