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们了解,目前知道四川、重庆地区有客户使用无溶剂胶水用于NY/RCPP蒸煮,效果还可以。在四川、河北、广东等地都有客户已批量化生产。广东、福建地区机速一般都在260m/min以上。也有企业反映在两年前就已开始用无溶剂复合做121℃蒸煮,也有客户用无溶剂复合PET/NY/RCPP 粽子袋,无溶剂设备开机速度200m/min,上胶量1.6~1.8gsm,35~40℃熟化48h。 虽然有很多成熟案例,但风险也真实存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了解它并控制它呢? 高盟赵世亮高工: 关于无溶剂的蒸煮包装,我前几年曾走访过以色列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为欧洲加工了大量的蒸煮包装袋。但他们都是使用的溶剂型胶,也就是说溶剂型干法复合高温蒸煮还是更成熟的。 国内现在开始推广无溶剂复合的蒸煮袋,这其中肯定是有风险的,希望大家慎重一些。 关于PA/CPP结构的蒸煮袋,我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PA膜的热收缩率指标对复合质量的影响。热收缩率小的PA膜才可称为蒸煮级的PA膜!PA膜的热收缩率建议不大于1.5%。 柳汉根(原回天技术总监): 使用高温蒸煮无溶剂胶水的企业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工艺控制点: (1)材质、油墨和无溶剂胶水的匹配; (2)无溶剂胶水A组分(NCO)和B组分(OH)的配比比例控制; (3)无溶剂复合设备的泵、辊的温度控制; (4)复合后,产品的熟化条件。 如果材质、油墨和无溶剂胶水的匹配度欠佳,就很可能造成产品在蒸煮过程中脱层。 对于薄膜材料来说,以下几类材料不宜使用: 材质的电晕处理效果欠佳或者库存时间长的原材料,不宜使用在这类产品的结构上; 普通CPP或者是普通镀铝产品不宜使用在这类产品上; 还有普通PE或者添加剂过量使用的PE,不宜使用在这类产品上。 还有油墨,最好使用耐热性油墨,不宜使用回收残液添加的油墨。 油墨和胶水的匹配度很重要,如果油墨和胶水的匹配度不好,加工出来的产品有可能外观不良,或者有可能蒸煮过程中油墨和胶水脱层。 无溶剂胶水A(NCO)和B(OH)的配比是按胶水加工配方的NCO和OH摩尔比来设定的。 NCO的相对含量比例低的话,会影响固化或者是胶水的耐热性低;NCO相对比例太大的话,复合强度的衰减率就加快。 而设备的泵的温度直接影响胶水的粘度,从而影响胶水的挤出量,间接影响胶水配比,同时还有各个辊的温度,会影响胶水的反应速率,影响盘寿命,影响熟化条件,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产品的加工数大约有4000m一卷,6000m一卷,甚至有的厂家为了加工速度用9000m一卷的规格,但是对于高温蒸煮产品来说,最好是4000m一卷或者是加工米数小于4000m一卷。 普通无溶剂胶水在潮湿的环境下很快就会反应,一般复合完薄膜大约4~8h就反应完全,但为了高温蒸煮产品的品质,很多厂家选择40℃、72h或者是40℃、120h熟化。这些熟化条件跟工艺和材质结构很有关系,应严格按产品的加工工艺采集数据以后再做决定。 从胶水的角度来说,无溶剂胶水的初粘强度和耐热性控制、盘寿命的控制是最主要需要开发和重视的因素。 万华姚晓宁工程师: 无溶剂胶相对溶剂胶来说,受湿气影响大,如果环境湿度大,很容易造成分子量不足,影响耐热性能。无溶剂胶的分子量低,靠后反应增加分子量,油墨中的胺和溶剂残留多对耐热性影响大,故要注意印刷质量。熟化时间要够,72h是保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