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软包装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印刷、复合、分切、制袋等。各道工序必须严格把守质量关,从而制出合格的产品来。本文作者就自己多年来从事复合工艺的经验,谈谈气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气泡易发生在使用单组分热熔型黏合剂进行复合的产品中,当然也不排除双组分反应型黏合剂。 溶剂的挥发程度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烘道的温度,机速的快慢及室内温湿度等,甚至与黏合剂自身也有关。在实际工作中应能正确地判定区分,从而给予解决。 1.供过温度的影响 烘道分为三个区域:蒸发区、硬化区、排除异味区。三个区域中能量消耗几乎相等,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要复合的基材情况随时调整。一般来讲,蒸发区温度控制在50—60℃为宜,硬化区温度应控制在70—80℃,排除异味区温度应控制在80— 100℃。只有基材平稳地运行,复合材料与基材之间张力适当,才会有平滑的复合材料。有了适当的温控,才有利于胶黏剂中溶剂的挥发。 2.机速及室内温、湿度的影响 机速的快慢也间接影响到溶剂的挥发。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机速与溶剂的挥发速度是十分必要的。机速过快,不利于溶剂挥发,从而影响到残余溶剂量;机速过慢又会降低生产效率。 同时还应考虑到基材的纵、横伸展度,以防止发生扭曲、变形。 复合车间的温度控制在25℃、相对温度控制在50%-60%为佳。 3.双组分反应型黏合剂与气泡的关系 双组分黏合剂以聚氨酯类黏合剂为主,而二液反应型黏合剂使用更为普遍。它具有良好的黏结力,室温即可固化,加热也可固化,我厂目前使用浙江黄岩华光树脂有限公司生产的Pu—1950主剂,黏合剂配比为主剂:固化剂:醋酸乙酯=1:0.2:1.7。固化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经验告诉我们,若固化时间不够,也会有微小气泡产生,甚至会影响到剥离牢度。 配制双组分黏合剂一定要搅拌均匀,使固化剂布满活性,均匀分散,这有利于同印刷基材亲和,减少气泡。固化室温度一般控制在50—60℃为宜。我们厂作业较正规,室内干净,环境好,这都是减少气泡的因素。 4.其他因素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在干式复合中,分歧格的胶辊也是导致气泡的原因。上胶辊及热压辊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时要求胶辊细腻、平滑、无细小麻点及线纹等。 热压辊压力也与气泡的产生有关,要求必须压紧,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可调。 气泡的产生还与上胶网纹辊有关系。夏天天气热,长期使用双组分黏合剂易发生网纹辊堵塞现象,所以要留意清洗。我厂采用上海申达科技公司生产的强力脱膜剂进行清洗,效果不错。 另外,上胶量太少、浓度偏稀也是产生气泡的原因,这时,加大上胶量、增加浓度配比即可消除气泡。 在冬天进行复合时,若室内没安装空气调节装置,温度偏低,湿度低于40%,胶黏剂分散不好,也会导致气泡产生。这时,将所配制的黏合剂预热1-2小时,即可收到满足的效果。但必须留意安全,预热时要有专人看管。 若想得到理想的复合产品,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还应该有总结经验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