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了解,无溶剂胶黏剂的发展历程
使用溶剂型胶粘剂,存在着挥发的有机溶剂污染环境和安全问题,加之溶剂价格的上涨(主要以石油为原料)以及节能的需要使溶剂型胶粘剂的发展在国外受到了限制。美国环保局规定: 每加仑胶粘剂在涂布作业中,不得散发2.9 磅以上的溶剂。而在国内涂布业中使用的溶剂型胶粘剂固含量一般在25 % ,溶剂挥发量为每加仑6磅左右。 为解决以上问题,欧、美自60代起进行聚氨酯胶粘剂高固含低粘度化以及无溶剂体系的研究。近年来国外无溶剂胶粘剂发展很快,从技术水平来看,由开始的第一代产品已发展到目前的第三代产品。 第一代无溶剂粘合剂为单组份湿固化型粘合剂。这种粘合剂的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需要较高的操作温度,而且使用时需要加湿设备。因为产品固化时有副产物二氧化碳放出,复合膜易起泡;若不能提供适当的水份,还会出现固化不良的问题。 第二代无溶剂粘合剂为双组份反应型粘合剂。这类粘合剂的优点是消除了水份及空气湿度的影响,产品分子量小,粘度下降,操作温度也降低。其缺点是含有较多的游离二异氰酸酯(为了降低粘度),容易向膜内迁移造成对食品的污染和热封强度降低, 再有就是它不适用于EVA膜和N Y膜。 第三代无溶剂粘合剂克服了第二代无溶剂粘合剂的缺点,适用于各种塑料膜及铝箔的复合,降低了游离二异氰酸酯的含量,耐内容物性能优良,粘合剂的粘接强度提高,铝塑复合膜制品有可能耐高蒸煮。 目前第三代无溶剂胶粘剂复合制品的质量,完全可以达到溶剂型胶粘剂复合制品的质量。第三代产品的主要特征有: 1.采用反催化体系, 即主剂采用端异氰酸根预聚体,这样使得胶粘剂游离异氰酸根含量降低,进一步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改变了热封强度差的问题。 2.降低了胶粘剂的粘度,改善了胶粘剂对膜的润湿性,提高了胶粘剂在膜表面的涂布分散性能。因此既提高无溶剂胶粘剂复合制品的质量,也可提高机速,增加生产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