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影响残留溶剂的因素全解析,很实用!

 
0 1250
影响残留溶剂的因素全解析,很实用!


影响包装袋溶剂残留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三大因素:

1.硬件设备(印刷机,干复机,车间条件)状态。

2.工艺参数设定及控制。

3.原材料(墨、胶、溶剂)性能及品质。

一、硬件设备状态

1.印刷机和复合机的干燥系统决定着印刷品的溶剂残留量。在那种接近于淘汰的低速印刷机,单一段加热的干复机等设备上使用溶剂型油墨或胶黏剂时,溶剂残留量控制变得非常困难,可能由于图案印刷面积大或多叠色,气候劣化等因素共同作用,批次间的稳定性较差。

2.车间内放置的设备过于密集,印刷机和复合机没有隔离,通风不畅,易导致印刷品残留量偏大。

3.新增设备投资很大,可改进设备,通常时增加烘道干燥能力,加大排风量。

A.印刷机在白墨机组增加一道烘道,形成复式干燥系统,白墨往往印刷面积最大,墨层厚,经过的烘道却是最少,如不经过充分干燥,残留量会过大。

B.改进干复机风排风系统,加大风量,并使烘道保持相对负压,有利于乙酯在胶膜层的渗透干燥效果。

二、工艺控制

印刷工艺和复合工艺对溶剂残留的影响最为复杂,波动大,技术含量也最高。要求工艺参数设定合理有效,并且要长期严格地执行事先经过验证的工艺设定。

1.印刷工艺设定注意点:

A.避免使用环己酮、丙二醇甲醚等特慢干溶剂。因为特慢干溶剂的沸点高(沸点在140℃以上),通常设定下的烘道温度无法使用充分挥发,易保留在墨层中。当必须使用慢干溶剂时,可以选择醋酸丁酯溶剂,溶解效果也不错。

B.印刷时,保持油墨处于较低的印刷黏度。油墨处于低黏度时,油墨中的高分子连接料在溶剂中会相对伸展,转移至印膜上的墨层易彻干,不易产生致密性表膜封闭慢干溶剂而产生的假干现象,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作业时。

C.混合溶剂配比时,应有梯度变化。特别是过的助溶剂要有一定的量,忌使用快干和慢干两极分化较大的混合溶剂,否则易造成墨槽中慢干溶剂含量不断上升。

D.印刷速度要适当控制,以便有充分的干燥时间,烘箱温度呈阶梯性增长,后一烘箱要比前一烘箱高3 度~5 度,一般实地油墨、白墨温度可设定在65 度~75 度。印刷后的薄膜如有可能,可空穿1 个~2 个印刷机组,以便溶剂进一步挥发。

E.印刷机从车间外引入相对干燥的洁净空气干燥墨层,二次回风流量不能过大。因为车间内或二次回风的空气中含有机溶剂的饱和度高,吸收溶剂的能力会下降。车间的通风要好,尤其是密封性比较好的车间(如 GMP 车间),否则很容易造成车间空气中残留溶剂很多,气味很大。

F.车间湿度最好能调节,控制在50%-70%之间,湿度过大不利于溶剂挥发,湿度增加一倍油墨的干燥速度就要迟缓近两倍,同时过高的湿度会使油墨吸水乳化而影响转移。

G.由于印刷机的烘干能力是定额的,印刷面积越大,干燥混合溶剂所需的能量越多,故不能超能力生产,如1000mm 宽度的印刷机有的虽然能印刷1050mm 甚至1070mm 的印刷膜,但是溶剂残留要比使用1000mm 的膜高得多。

H.收卷张力不要太大,以手按压有轻微变形为易,收卷直径不要太大,一般不大于500mm。

I.设定印刷膜质量抽检点,当发现印刷膜溶剂残留超标时,不能进入复合工序,可采用再次倒卷或再次烘干进行补救。溶剂残留超标的印刷膜直接进入干复工序后,不仅会增加乙酯的残留,而且产生的溶剂残留由于薄膜的阻隔作用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都无法排除。

2.干复工艺设定注意点

A.烘道温度设定和排风效果是影响复合工序中溶剂残留的最主要因素。通常,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使用时,烘道温度设定为三段温度:60℃、70℃、80℃。判断通风的效果有如下方法:当温控仪显示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差范围较大(高于设定值10℃以上),则说明该复合机通风设置不良。针对上述情况,可以将出风口管路增大或增加出风口,缩短出风管路,同时设置一个预抽风装置,一般进口或高速复合机都有此装置。

B.采用高固含量涂布法,减少乙酯的用量,降低溶剂残留。高固含量涂布时,单位面积的上胶量(干胶)不变,相当于同样的热量在干燥较少量的乙酯,保证有足够的能量使乙酯挥发。

C.涂层厚度的影响:单位面积上胶量越大,涂胶面就越厚,溶剂不容易挥发。

D.机速影响:机速越慢,溶剂残留越低,但要防止机速过低,使得部分不耐热薄膜拉伸过大,影响复合强度。

F.熟化室的管理:熟化室要强制通风,一般30 分钟左右强排一次风,复合膜要架起来,不要直接放在地上,熟化室温度波动要尽量小。

三、原材料性能及品质

1.原材料对溶剂残留的影响 A.不同厂家的印刷油墨,采用相同的工艺条件,印刷品在溶剂残留上却有较大的差别。这主要由油墨的连接料性能、油墨品质决定的。

B.常用的复合油墨中,氯化聚丙烯类型的复合油墨比聚氨酯复合油墨更易产生溶剂残留。现在有的彩印厂干脆很少或不用氯化聚丙烯油墨,例如:由于白墨最易产生残留,白墨全部改用聚氨酯类型,对降低溶剂残留,特别是甲苯的残留非常有效。

C.薄膜基材的吸附作用。BOPP 膜易吸收甲苯溶剂,吸湿受潮的BOPA 膜后在使用时,会产生一系列的质量隐患,同时也加大了溶剂的挥发难度,特别是亲水性溶剂。

D.溶剂在使用过程中要求保证纯度,特别是干式复合用的乙酯。如果混入水分或高沸点的杂质,会影响溶剂的挥发速度、彻干效果。

2.油墨、胶的选择要求

A.使用无苯无酮油墨。

B.采用挤出、无溶剂复合工艺。

使用水性干式复合胶黏剂。

使用酯溶型聚氨酯胶黏剂。

3.稀释溶剂

A.掌握常用溶剂的基本性能。

B.严格检测进厂溶剂的纯度,科学管理库存。

C.与油墨供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针对具体印刷订单,结合油墨特性要求制定合理的混合溶剂配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1 反对
发表于 2016-1-8 11:4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5-9 03:37 , Processed in 0.07313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