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利用内部抗静电剂生产抗静电薄膜的基本原理

0 1058
利用内部抗静电剂生产抗静电薄膜的基本原理


采用内部抗静电剂制取抗静电薄膜,具有工艺简便、持效性长的优点,因此是当今生产抗静电薄膜的主要方法。

可以将抗静电剂经计量后直接混入到塑料粒子(或者粉料)中,生产抗静电薄膜;也可以先将抗静电剂与其它成分配合,制成母粒,在制造塑料薄膜时,将母粒混入塑料粒子中,按常规成膜方法生产抗静电薄膜。利用母粒生产抗静电薄膜,工艺方便易行,还可以根据生产抗静电薄膜的实际需要,添加一些必要的助剂,以改进产品的性能(例如配入开口剂降低薄膜的黏闭性),从而将抗静电薄膜的开发研究,简化为着力于抗静电母粒的开发研究。目前国内的功能母料的生产企业,多半均有定牌的抗静电母料产品,据称,靖江化纤塑料助剂厂所生产的抗静电剂母料,按1:(20~25)的比例与PP、PE 配用,可获得表面电阻108Ω~109Ω的抗静电薄膜。

利用内部抗静电剂生产抗静电薄膜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其一是抗静电剂有一个从塑料基体中向薄膜表面扩散的过程,因此刚黏膜后并不表现出足够大的抗静电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之后,抗电性逐渐增加最后才能达到一个极值(决定于抗静电剂品种与配用量的平衡值)。

其二是要达到某一给定值。内部抗静电剂的用量与薄膜的厚度有关,薄膜的厚度越薄,所需要添加的抗静电剂越多。

利用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生产抗静申薄膜的两大局限:

(1)利用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生产的抗静电薄膜,抗静电性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表面电阻的下降,且表面电阻的下降有限,一般不低于108Ω,因此抗静电效果有限。对于一些对抗静电性要求高的领域,例如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包装,尚嫌不足。

(2)利用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生产的抗静电薄膜,抗静电性能明显地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在湿度较低的情况下,薄膜的抗静电性能低下,当大气湿度低于25%时,基本上失去实际使用价值。

(3)内部抗静电剂是通过它扩散到薄膜的表面而产生抗静电效果的,使用时抗静电剂存在于薄膜的表面,比较容易因摩擦、水洗等原因而损失,持久性方面,往往不尽如人意(由于损失的抗静电剂可以通过薄膜内部抗静电剂向薄膜表面的扩散得到补充,一般较之使用外部抗静电剂生产的抗静电薄膜,具有较佳的持久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8 09:4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5-9 03:05 , Processed in 0.07119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