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凹印八大要素要记牢,【塑凹印刷口诀】简明易懂!
【塑凹印刷口诀】
表印里印确定了;
温湿干度很重要;
版辊平衡仔细找;
刮刀角度掌握妙;
油墨粘度随时调;
胶辊压力应记牢;
印速烘箱配合好;
忽略张力套色跑。
一、表印、里印确定了
在印刷前首先要确定印刷是表印还是里印。所用的材料(即:薄膜、版辊、油墨。)是表印还是里印。最关键的是油墨。因为油墨的区别性最大,各类型的油墨需要各种类型的稀释剂,万一用错稀释剂,就会造成不良后果或经济损失。油墨的品种也很多,有苯溶的、醇溶的还有其它专用的,根据确定的印品样来选择你所需要的油墨和稀释剂。薄膜也要确定用什么样的薄膜,有BOPP、PET、PA、PE、PVC 等。版辊在制版过程中,根据要求制版厂家好确定制版和制版张力。
因此,印前要确定是表印还是里印是至关重要的。
二、温、湿干度很重要
在塑料凹版中有很多厂家对车间的温、湿干度不太重视,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忽视印刷车间温湿度的要求。如果印刷车间的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易出现回粘、退色、色转移、粘连、牢固度差,还会使油墨分解、印不上色等印刷质量问题。如果太干燥、机速快,会产生静电,使油墨在薄膜上游动;机速慢,会使印物无光泽、干版、堵版。一般要求车间温度控制在18℃-25℃,干湿度应在55%-75%之间为宜。尤其是作高档蒸煮包装和医药包装,对环境的要求更为严格。稍不注意,便会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三、版辊平衡仔细找
一般来讲,印刷版辊的平衡性,决定于印刷机械和制版的辊筒。但是在安装版辊时一定要定好各色的位置和两边的平衡度,达到最佳平衡性。版辊的定位要根据版辊筒上的对版线和版辊筒的长度来确定。无键槽的版辊螺丝一定要上紧,在安装版辊时千万要小心,别把版辊损伤,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四、刮刀角度掌握妙
刮刀在整个凹印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要刮去版辊上的多余油墨。因此,在安装刮刀时,必须掌握好平衡度和调整好刮刀与版辊的角度。一般来讲,刮刀与版辊的角度在45°-65°角之间,再根据版的网穴深浅和机速来进一步调整。调整时应掌握刮刀与压力辊的距离与机速相配合。同时,还要施以适当的压力,使刮刀穿透油墨层,与版辊筒接触,起到刮墨作用。刮刀压力的大小可根据印版网穴的图文深浅、叠印次序等来进行调整。还要防止刀丝出现,一般来讲,硬质刀片比软质刀片出现刀丝的现象要多。要根据版辊的硬度来确定刀片的硬度。
五、油墨粘度随时调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需要添加稀释剂来达到所需的工作粘度。一是根据印刷的机速来调整油墨的粘度和干燥速度。机速高,应选择快干稀释剂;机速慢,理应选用慢于稀释剂。二是在正常印刷过程中,因为稀释剂的挥发还需再添加稀释剂。再添加稀释剂时,最好与油墨混合一起加入墨斗,这样能保证印物的一致性,减少废品率。因为油墨粘度高,相对色浓度较高;反之油墨粘度低,相对色浓度较低。由此可见,油墨粘度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到印品的颜色。所以,调整油墨粘度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六、胶辊压力应记牢
压印胶辊,也是决定印刷质量的关键部分,压印胶辊质量差,很难印出好的产品。如果压印胶辊不平整,会出现漏印、上色不匀等现象。压印胶辊压力过大,会使印物图案出现重影(双眼皮)、层次不清晰、无光泽等。压力过小,也会出现印物的浅网版不上色、文字部分不清晰等现象。胶辊的软硬度还要根据印薄膜的厚度和版辊的深浅度来确定。对胶辊压力的要求,一般来讲,小字能印清楚或浅网版能上去色为宜,高档印机有压力表的应控制在2-3 之间。
七、印速烘箱配合好
干燥系统是决定凹印机印刷速度的。从低档到高档的印刷机,它们的干燥系统是不一样的装置,从单烘箱到双烘箱和多功能烘箱、烘道等。其主要目的一是提高印刷机速,二是将印物图案干燥彻底,提高油墨在薄膜上面的牢固度和让油墨中稀释剂彻底干燥。防止假干,造成回粘或制袋后出现气味等现象。因此,干燥系统应与印刷机速度配合好,再根据承印物的图案面积大小来充分调整烘箱温度和风量。烘箱温度的高低还要根据承印物的材质来确定。如:印刷OPP 薄膜和印刷PET 薄膜,烘箱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八、忽略张力套色跑
凹印机的性能好坏,关键是张力。张力是由张力控制辊来自动、手动调整的。为方便印刷,提高印机速度,制造商在上膜、下膜都安装了磁粉张力来自动控制,一些高档印机在各色组中安装了电脑跟踪、自动控制系统来控制张力进行各色相套,没有电脑套色的印机,各色的张力就要靠人工来调整。调整时可根据机速和张力的大小来进行,使套色准确,得到满意的印刷品。由此可见,套色的准确性,关键是张力的控制,应严把张力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