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对薄膜电晕处理的应用要点及检测方法

 
2 2546

大多数塑料薄膜(如聚烯烃薄膜)属非极性聚合物,表面张力较低,一般在29—30 mN/m,从理论上讲,若某物体的表面张力低于33mN/m,目前已知的油墨与粘合剂都无法在上面附着牢固,因此要对其表面进行电晕法处理。其处理原理是在处理设备上施加高频、高压电,使其产生高频、高压放电,产生细小密集的紫蓝色火花。空气电离后产生的各种离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并冲击处理装置内的塑料薄膜。这些等离子粒子能量一般在几电子伏特到几十电子伏特,与塑料分子的化学键能相近,因而能诱发塑料表面分子的化学键断裂而降解,增加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积。放电时还会产生大量的臭氧,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使塑料分子氧化,产生羰基与过氧化物等极性较强的基团,从而提高了其表面能。

电晕处理的优点如下:处理材料的范围广,可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氟类塑料,以及各种相应的共聚物;处理时间短,速度快,可在生产线上进行处理;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电晕处理只涉及塑料表面极浅的范围,一般只有纳米数量级,基本不影响塑料的机械性能;无废液排放,基本不污染环境。

电晕处理广泛用于薄膜印刷、涂布和复合前的表面处理,以及厚度小于0.6mm片材的表面处理。薄膜的处理程度直接影响后加工的质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若处理程度不够,薄膜的表面润湿性没有明显改善,会出现油墨的附着力差等问题。反之,若处理程度过头,会出现薄膜表层老化,光泽变差,表面分子交联过多,热封性变差,薄膜易粘连(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出现分切困难,使用时难以分开等毛病。总之,在满足后加工要求前提下,应防止处理过度。实际操作上常用临界表面张力测试法来进行检测。不同的薄膜印刷、复合所需的临界张力。

处理效果会随时间延长呈指数规律消退,消退速度与存放环境温度、原料牌号与薄膜厚度等因素有关。存放环境温度越高,消退速度越快,并且越彻底。例如在200C以下环境温度中存放,聚乙烯薄膜的临界表面弓长力在38—4ZmN/m,—般能保持一个月,甚至半年;如果环境温度提高到360C以上,不管原薄膜处理程度有多深,一个月后,将会退到38 mN/m以下。处理完后,最好在一个月内用完,否则,印刷或复合效果会明显下降。

处理效果的检测方法

临界表面张力法检测。将乙二醇乙醚(表面张力30mN/m)和甲酰胺(表面张力57mN/m)混合,就可得到表面张力30—57mN/m的一系列测试液。预先估计出薄膜的表面张力值,然后在其表面涂布相同张力值的测试液,每次的涂布面积约为40X土5mm2,  涂布要在0.5S内完成。如果涂布的液膜保持Zs以上不破裂时,再用表面张力高的测试液测试;如果液膜在2s内破裂成许多小液滴,则改用表面张力较小的测试液测试。若测试的临界表面张力小于36mN/m,说明处理质量不好,需重新处理。

胶带粘揭法。用胶粘带粘贴在印刷过的薄膜上,用手指将其压平,使之与薄膜紧密贴合,将薄膜慢慢揭起,观看印墨被胶粘带粘起的情况。如果印墨的剥离率小于1%,可认为处理质量好;印墨的剥离率在1~10%之间,可认为处理质量欠佳;印墨的剥离率大于土1%,处理质量差,需重新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1 支持2 反对
发表于 2016-1-5 21:1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2 条回复!
新手对电晕学习啦!希望大家多多分享自己经验!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您的贴身小秘书
发表于 2016-2-27 19:0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 支持 |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错的学习资料,但是之前遇到一个客户,他说他们从不用电晕膜,觉得电晕膜质量不行,而是用化学处理膜
发表于 2016-3-9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 支持 |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5-7 01:45 , Processed in 0.07152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