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镀铝转移分析

0 1374

这个问题我相信一直困挠着一些软包装企业,不管企业大小都有。

常见的镀铝有镀铝C P P和镀铝PE T,镀铝转移通常都出现在镀铝P E T上,因为它经常被应用在中层复合。镀铝P ET,个人了解到分两种:一是镀上去的铝,二是转移上去的铝,两种镀铝的效果和附着力是不一样的。镀上去的要好些,而转移上去42;&:磊黑6荤意K熘怒的产品很多是企业买差的P E T再加工转移上去,附着能力较差。这是因为薄膜本身的剥离强度太低,镀铝层与基膜之间结合牢固度比较差。

正常的镀铝膜是在基材的真空镀铝面上有一层底涂胶,用来提高镀铝层的附着力,然后在底涂胶上真空镀铝,再在铝层上涂覆双组分聚氨酯胶作项涂层,用来保护镀铝层不脱落,这种镀铝膜的镀铝层牢固度好,不容易脱落。而有的镀铝膜厂家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在生产镀铝膜时,没有使用底涂胶,镀铝附着力低,不太牢固,所以很容易脱落下来。所以企业选购材料时要注意区别。

还有一个可能会造成镀铝转移的因素就是,拉开之后发现镀铝和基材上面两边都有铝,很明显,这说明该膜进行了二次镀铝,就是材料厂家出于某种原因对该膜进行了两次镀铝,从而发生了镀铝转移。

引发镀铝转移还有一个因素是胶水的原因。普通的胶水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活跃性比较强,容易渗透到镀铝里面,影响镀铝的附着能力,从而出现镀铝转移。同时,现在的溶剂挥发释放能力较差,胶液很容易渗透到镀铝层里面,破坏镀铝层,由于固化后残留溶剂的影响,粘结强度会下降,从而影响剥离强度,发生镀铝转移。

现在大部分厂家的解决方法是减少固化剂的添加。这样对镀铝转移的效果有所改变,但治标不治本,随着天气的变化,车间的温度湿度的变化,很难控制固化剂的用量,从而有可能造成批量出次品的问题。因为复合的问题大部分需要固化出来才知道如何处理,等固化出来之后才发现为时已晚了。所以这个方案我不建议经常使用。

胶水方面我建议选择一种分子量适中,且分子量分布比较均匀,而且还具有初粘力不太高等特点的胶粘剂,水性胶的特性就可以满足以上的要求。水性胶的分子量是溶剂型胶粘剂的l 0倍左右,且分子量分布比较均匀,不存在因溶剂渗透而导致镀铝层被破坏的可能,因而不会影响铝层的附着牢度,也就不会导致镀铝转移。水性胶目前在镀铝包装上应用非常广泛,比如上海隆宏的双组份水性2 6 8,罗门哈斯的单组份水性9 0 D在这方面都有独到的优势。因此在解决镀铝膜转移问题上,胶粘剂的选择至关重要。

还有一个会引发镀铝转移的原因是技术人员操作不当。操作方法不恰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张力过大,将镀铝膜拉伤导致弹性变化,导致转移;

2、上胶量过大,导致挥发不干,假干,溶剂残留导致转移;

3、残留溶剂过大会破坏镀铝,因为镀铝薄膜的镀铝层比较薄,难免会有一些针孔,从而残留的溶剂会渗透进去,破坏铝层造成镀铝转移;

以上是关于镀铝转移的一些分析,个人认为减少固化剂份量这种方法不可取,企业可以选用加强型的镀铝,也可以选用镀上去的镀铝来解决这一问题,不要选用转移的镀铝和二次镀铝的材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5 20:4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5-7 01:14 , Processed in 0.0696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