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铝包装是软包装行业中常见的一种包装,一般有两层结构如OPP/VMCPP和三层结构如OPP/VMPET/PE等,也可以分为阴阳袋、三边封、直立袋等。由于其引入了镀铝亮光而且阻隔性良好,在饼干、凉果、冲剂、洗发水、卫生巾、化妆品等食品、日化生活用品中随处可见,具有包装美观高档、保存时间长等特点,还有一些水煮包装也会用到镀铝结构。虽然这是常见的结构,要做好也需要注意技巧。我们在多年的生产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提到白点、气泡,许多人都有这方面的经历并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实际生产中我们也发现影响因素较多。由于机器、人员等为已定条件,印刷膜为上一工序的半成品,因此我们对白点问题所做的对比生产实验,是以胶水、部分工艺参数作变量来满足生产需求的。 1、上胶量 上胶量应该取合适的保险数值,不应为了节约一点成本而冒险。这里顺便谈一下网线辊的选择,实验中我们发现,高线数网线辊涂胶较为均匀,但是由于其网点一般较浅,上胶量偏低且容易磨损,控制难度大。而低线数网线辊则网点粗而深,上胶量大,胶水流平要求较高。因此建议选择线数适中而网点稍深的网线辊。 2、复合参数 根据机台实际状况设置最佳复合参数。比如有的复合机显示复合温度50℃,热辊实际表面温度只有30多℃,胶水二次流平效果自然会打折扣,这时应调高复合温度;还有就是烘道抽风应略大于排风,保持轻微的负压以及新鲜空气补充便于乙酯充分挥发。 3、把好印刷关 白点在满版白墨的情况下较易出现,因此控制油墨流平效果非常重要。印刷涉及的因素较多,企业要做好过程监控及巡检。如果白点难以消除,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在镀铝面上胶或加大上胶量以求得临时解决方案。 另外有一种情况较为特别,就是复合下机后没有白点,放置熟化一段时间后反而慢慢的出现白点。其起因可根据实际的白点情况来分析:如果白点较细而均匀,可能是溶剂残留偏高引起的,这时应检测其溶剂残留数据并相应改善烘干条件;如果白点稍大并且出现在某些特定色块或者是有规律的位置,可考虑油墨与胶水的相容性问题,另外印刷与复合的机台设备是否有故障缺陷,如印版或压辊磨损、复合压力不平衡等都会引起白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