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论坛

标题: 油墨变质、白化使附着力极度下降 [打印本页]

作者: Bruce    时间: 2011-12-18 16:01
标题: 油墨变质、白化使附着力极度下降
油墨发胀,或有固体物析出引起粘接不牢,要防止油墨发胀,就不能过份使用快干溶剂,应与适量慢干溶剂并用,要尽量减少油墨与空气接触机会,因空气中的水份侵入油墨,使油墨粘度增高,树脂析出、凝胶。在印刷上出现光泽下降,浓度降低,转移不良,堵塞版子等故障,因此墨槽要密闭,鼓风机的风不要漏吹到印刷辊筒上,当印刷图案特别少时,因消耗油墨特别少,应尽量使用新的油墨,例如:当油墨为聚酰胺树脂性油墨,通常采用甲苯:异丙醇:乙脂5:3:2或甲本:二甲苯:异丙醇20%:50%:30%,均能有效地防止油墨发胀,通常室内温度高于25℃印刷时,油墨发胀的机率要高些,最好室内温度在21℃—23℃印刷,相对湿度65%,都有利于印刷,降低粘接不牢的机率,又如氯化聚丙烯树脂油墨采用甲苯:二甲苯80%:20%,或甲苯:乙脂:丁酮70%:20%:10%都有利于提高其粘度,也有效地防止发胀因素。在印刷过程中,油墨干燥之前,若供给溶剂蒸发的热量充分,情况就良好,干燥提供的热量不足,离烘道入口处远的地方,或印刷速度太慢,使材料被印部分到进入烘道的时间拖得太长,就容易出现“白化”故障,也将影响粘接不牢的问题。(“白化”一是油墨遇冷,空气中的水气成为水滴混入油墨中,引起胶化变成混浊、沉淀,“白化”产品其光泽、透明性、粘接力等显著降低。)解决办法是提高印刷速度,使印刷辊靠近烘道口,若以上条件不能实现时,可用慢干溶剂,让干燥时间迟缓。但慢干溶剂大量使用时,印刷物的残余臭气和粘连等问题容易出现,但不可加得太多,所以说,为提高油墨的粘接力,应根据实际操作条件及印刷效果来调整






欢迎光临 PP论坛 (https://www.slfhc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