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复合镀铝膜常见问题分析及相关标准

0 1646
  镀铝复合膜是将镀铝薄膜(一般为VMPET、VMCPP或VMPE,其中VMPET、VMCPP最为常用)与透明塑料薄膜复合而成的一种带有“铝光泽”的具有好的阻隔性的软包装材料,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妆品的外包装,尤其在干燥、膨化食品上,因其具有非常好的金属光泽、方便、价廉及较好的阻隔性能(比未镀铝前)而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市场上的镀铝复合膜的复合状况令人堪忧,普遍存在两个问题:白点现象严重、剥离强度低。尤其在PET/VMCPP和PET/VMPET/PE结构的复合产品中体现更为明显。在此我们分析干式复合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也希望能与朋友们交流。           
         
          白点现象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复合镀铝膜白点现象可以这样描述:复合后的产品表观上看有明显的白色斑点,这种白色斑点可随机分机布,大小不均。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下机时有,但熟化后基本消失;另一种是:下机时有,但熟化后并不消失。后一种是影响表观的最大问题。这类斑点最容易出现在满白底或浅底色的印刷的效果上。其实应该说只要出现此类白点,一般是满版的(设备原因除外)。只不过白色和淡底色遮盖力差容易看出来而已。产生白点的现象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油墨粒度大或粒度分布太宽,一般白墨的粒度影响较大。粘合剂中乙酯是油墨的良溶剂,对不同粒度的油墨颗粒浸润结果不同,通过烘箱烘干后的色度变化会产生差异,看起来就产生“白点“了。一般此种情况下,下机时明显,熟化后白点现象会减轻,也许会消失。
         
             2、粘合剂表面张力高,在镀铝膜上浸润铺展效果差。这是目前镀铝膜“白点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粘合剂的涂布效果不好,印刷层覆盖以后,会使不同部位上色泽发生变化,产生前面同样的效果,有时会产生很大的斑点。
         
             3、设备工艺原因:这种原因一方面是工人没有意识到镀铝膜复合的特殊性,镀铝膜复合有它独特的地方;另一方面设备烘干、涂布、系统本身的问题无法保证粘合剂的充分均匀涂布或无法保证乙酯的充分挥发。
            
             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如满底印刷网线辊网纹过浅,降低了油墨遮盖能力等。
         
             采取如下办法可消除白点:
         
             1、不同批次的油墨增加粒度检测指标,严格控制,尤其满底油墨品种粒度及粒度分布在标准范围外的不采用;选择优良的稳定的供应商。
         
             2、采用镀铝膜专用粘合剂。镀铝膜复合专用粘合剂的表面张力较低,在镀铝层表面的涂布铺展效果明显优于通用型粘合剂。采用镀铝胶会非常易于控制胶液的流平,有较理想的涂布状态。单从粘合剂涂布状态上讲,采用镀铝胶可消除了白点现象产生的可能。
         
             3、胶液的粘度与网线辊线数有一定的匹配关系,超出匹配区间太大会破坏胶的涂布状态,造成“白点”的产生和更严重的其它方面的影响,但在镀铝膜上似乎主要还是“白点”的产生更令人关注。
         
             4、采用镀铝膜涂胶方式。通常采用的涂布工艺是印刷膜(油墨面)涂胶,这里采用特殊涂布方法,避免了乙酯对油墨层的渗透不均的问题,同时涂布的粘合剂能够充分均匀地覆盖镀铝层表面,这样可以很好地消除白点。但这仲工艺有它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只限于VMPET的复合,而其它镀铝膜在烘箱中受热的影响在张力的作用下,会拉伸变形,;其次,将牺牲一定的剥离强度。           
         
             5、软包装企业必须坚持涂布辊的定期清洗制度,掌握正确的涂布辊清洗方法。在生产满白底或浅底色印刷膜时,要注意两点:首先,生产前将刮刀、涂布辊、展平辊等彻底清洗。
         
             6、应做到粘合剂的彻底干燥。因镀铝的阻隔性比较好,如在复合膜中粘合剂未彻底干燥,那么复合膜在进入熟化室后,残留的大量溶剂需快速地释放出来,在镀铝膜阻隔下,势必形成汽泡。甚至会出现下机时没有白点,而熟化后出现白点的现象。
         
          复合镀铝膜的标准和复合镀铝膜的剥离强度
         
             我们在镀铝膜前往往会用普通胶带检查一下镀铝膜的镀铝层的附着牢度,在镀铝膜/胶带的剥离试验中,镀铝膜的镀铝层是不会剥下的,此时的镀铝膜/胶带的剥离强度≥2.0N/15mm;而将镀铝膜与其它的薄膜复合后,经过熟化,复合膜的镀铝面的剥离强度急剧下降,大多会出现镀铝完全或大部份转移现象,此时的镀铝层的剥离强度最好能达到0.6N/15mm左右,普遍是0.2-0.3N/15mm,甚至更低。如果镀铝膜迁移,那么,抽真空的镀铝膜包装(如茶叶包装)会随时间推移,镀铝迁移,出现大的气泡;如果是果冻盖,在揭离时,只会将上层揭开,而仍吃不到果冻。
            
             一部分有条件的企业曾做过这样试验,如果选用进口镀铝膜,重复以上试验,其结果将完全不同,镀铝复合膜的镀铝层的强度仍很高,也不存在镀铝层迁移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镀铝层的迁移与镀铝自身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由于国产镀铝膜与进口镀铝膜在质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别,进口镀铝是带有底涂的镀铝膜,而国产镀品则普遍没有底涂。
         
             由于目前国内镀铝膜的现状,业内镀铝复合膜普遍存在镀铝迁移的现实。虽然使用的镀铝复合膜的数量巨大,生产的镀铝复合膜产品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未见到相关的通用的镀铝膜和镀铝复合膜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目前,仅极个别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提及镀铝复合膜剥离强度,如在YY0236-1996《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中,复合膜按材质组合分类的Ⅲ塑料、镀铝膜中,示例结构有OPP/VMCPP、PET/VMPET/PE,在强度要求方面,双层复合≥1.0N/15mm,内层与次内层≥2.5N/15mm。从以上标准中可以看出,OPP/VMCPP的强度要求≥1.0N/15mm,而目前市场上较大一部分产品仍不达该标准。PET/VMPET/PE的结构中只有内层与次内层(VMPET/PE)的强度,而没有提及外层与次内层(PET/VMPET)的强度,这也是在回避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按现在存在较低水平制定镀铝复合膜的标准,用户无法接受:如定的过高,软包装企业又达不到。
         
             目前许多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在执行标准一栏,大多写执行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标准,而目前这个标准应该是空的。也就造成了供需双方无标准执行的尴尬局面,也造成了双方的验收和投诉难以理顺的问题。           
         
             还好,目前许多企业在解决镀铝层迁移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并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如北京高盟化工有限公司连续推出了第一代镀铝胶YH501S(50%)、第二代镀铝胶YH501S(75%)、第三代镀铝膜胶YH501SL。为有效缓解国产镀铝膜在复合时的迁移,提高镀铝层的剥离强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们在做镀铝膜的剥离试验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破坏一般都发生在镀铝层——PET(CPP)界面,而且只有镀铝层发生大部分转移,剥离强度才会显著降低。关于详细的探讨请参阅《塑料包装》2000年第4期上刊登的《YH501S在PET/VMCPP复合膜上的应用》一文,该文对镀铝膜复合剥离强度的影响有详细的探讨。结论是:采用镀铝膜复合专用胶,剥离强度会有大幅度提高。在这里,我只向朋友们介绍几个提高复合剥离强度的生产体会,供朋友们参考。
         
             1、选择合适的VMCPP、VMPET。目前不同厂家的镀铝膜价格相差无几,选用知名品牌产品,镀层附着牢度更有保证,从而保证了高剥离强度的必要条件。
         
             2、建立一套镀层附着牢度的检测方法,这样对不同批次的VM膜镀层附着牢度作到心中有数,可以保证不同批次产品的质量的稳定。
         
             3、复合辊温度降低,可提高复合牢度。负面影响是胶涂布状态相对差一些。另外,刚下机的初始剥离强度变差。
         
             4、采用特殊方法,即VMPET涂胶时,烘箱温度尽量降低,加大通风。负面影响是乙酯的挥发程度受影响。乙酯的残留量提高。厂家应考虑设备的通风状况,比较温度降低到何种程度,能否使乙酯较充分挥发。
         
             5、对于PET/VMPET/PE(CPP)结构,第一遍复合不进固化室,车间内放置1-2小时后进行第二遍复合,复合强度会有一定提高。
         
             6、对于PET/VMPET/PE(CPP)结构,当PE厚度大于50μ或CPP厚度大于40μ时,建议先进行小试调整最佳工作状态,确保剥离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7、固化剂适当减少也可以提高剥离强度,一般不低于正常量的15%,否则,会产生胶粘剂的熟化问题。
            
             在实际生产中,情况比较复杂,这里我仅谈了几点工作中的体会,希望能对行业内镀铝膜的复合生产有所帮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1-10 22:0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5-4 23:53 , Processed in 0.0682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