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成剥离强度不良的原因 剥离强度是生产和使用复合软包装材料的企业最关心的一项技术指标,也是导致质量纠纷的一个常见的原因。 
下图是一个常见的二层结构的复合材料的示意图,从此图中可以看出,所谓二层复合材料实际使用了四种材料,其中存在着四个界面。当对这种二层结构的复合材料进行剥离强度试验时,可以发现,材料的分离会发生在:  
 
1. AB 间; 
2. AC 间; 
3,BC 间;。 
4. CD 间; 
5. B自身; 
6. C 自身; 
7. A 自身; 
8. D 自身。 
共有八种情况。除去第7 、8 两种情况外,还要考虑剥离强度是否高于或低于要求值。 
1. AB 间发生剥离(油墨脱离印刷基材) 
(1) 印刷基材的问题; 
①表面张力不良(电晕处理不足、存放期过长) ; 
②添加剂的影响(抗静电剂、滑剂) ; 
③材料吸湿(尼龙、玻璃纸、聚乙烯醇) 
(2) 油墨的问题; 
①对基材的润湿性不好(误选、误用油墨) ; 
②混用了不同种类的油墨; 
(3) 加工过程的问题; 
①残留溶剂过多; 
②油墨“白化”; 
③油墨发生“凝胶化”; 
2. AC 间发生剥离(胶层在第二基材上) 
(1) 印刷基材的问题; 
同上。 
(2) 加工过程的问题; 
①残留溶剂过多(复合速度过快、风量不足、温度不够) ; 
②环境、溶剂中的水分、第一基材吸收的水分消耗了胶水中的固化剂; 
3.BC 间发生剥离 
(1) 油墨的问题; 
①误将表刷油墨用于复合印刷; 
(2) 胶水的问题; 
①对油墨的润湿性不好 
(3) 加工过程的问题; 
①涂胶量不足; 
②油墨层较厚,吸收了大量的胶水,表观涂胶量不足; 
③油墨层残留溶剂过多; 
④环境、溶剂中的水分、油墨层中残留的水分消耗了胶水中的固化剂; 
4. CD 间发生剥离(胶层在第一基材上) 
(1) 复合基材的问题; 
①表面张力不良(电晕处理不足、存放期过长、油未除尽) ; 
②添加剂的影响(抗静电剂、滑剂、开口剂) ; 
③厚度偏差过大; 
(2) 胶水的问题; 
①选择胶水有误; 
(3) 加工过程的问题; 
①涂胶量不足; 
②胶层残留溶剂过多(速度过快、烘干温度过低) ; 
③环境、溶剂中的水分、油墨层中残留的水分消耗了胶水中的固化剂; 
④胶层表面“结壳”,失去粘性(速度过低、烘干温度过高) ; 
⑤复合压力不足; 
⑥复合辊温度不够 
5.B 自身发生分离 
(1) 某一色油墨自身发生分离; 
①油墨本体的凝集力不足; 
②印刷过程中,油墨发生“白化”; 
③残留溶剂过高; 
(2) 某二种油墨间发生分离; 
①后一种油墨对前一种油墨的润湿性不好; 
6. C 自身发生分离 
①胶水本体的凝集力小于与第一、二基材间的剥离力; 
②固化剂用量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