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干式复合气泡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2 4523
一、气泡的产生与上胶量不足、涂胶系统的关系
                    1、干式复合机上胶部分由网线辊、涂胶压辊、刮刀、胶盘、热胶辊、胶循环系统等组成,通过上胶装置将粘合剂均匀、连续转移到涂胶基膜上。涂胶有多种方式,有凹版网纹辊涂布、光辊涂布、反转涂布等多种方式,目前干式复合中绝大多数都用网线辊涂布,但也有光辊涂胶。
               
                  在凹版辊涂布中,其原理与凹印相同,胶液注满凹版网线辊的网点之中,该网点离开胶液液面后,基表面平滑处的胶液由刮刀刮去,只保留着凹版网点中刮不去的胶液,此胶液再与被涂胶的基材表面接触,通过一个有弹性的橡胶压辊的帮助而实现的,经过这样的接触,网点里的一部分胶液转移至基材表面上来,这样就完成了整个涂胶过程。网点里的胶液部分转移到卷膜上去后,由于胶液具有流动性,它会慢慢地自动铺开流平,使原来不连续的一点一点的胶液变成连续的,均匀的液层,而网点里的胶液由于一部分转移上去,所以减少了许多,但当该网点在旋转一周时又会浸入到胶液中去,胶液又会充满,填充它。这样周而复始,一个直径不大的凹版辊就能将胶粘剂不断连续、均匀地转移到卷膜表面上,实现涂胶目的。
               
                  对于一个已经做好了的凹辊来说,由于它的网点深度已经固定,网点的形状也不能再改变,所以上胶量的多少基本上由胶液的作业浓度来确定,N越大,上胶量越多,反之越少。光辊上胶装置中,有带计量辊的,也有不带计量辊的。这种涂胶系统中,压辊压下去的压力大小对上胶量的多少起很大作用,当压力很大时,因胶液被挤光了,带过来不多,上胶量较少,压力较小甚至没有压力,抑或与带胶辊离开一点点时,上胶量就多。如果压力辊与其分离,则不上胶,为零值,调节方法常由涂胶系统两端螺丝来完成,须注意。
               
                  2、网纹涂布又称计量辊,网纹辊的网常见有三种,即锥形、梭台型和斜线型。斜线形使用于高精度的转移性差的粘合剂涂布,干式复合中,常见的是锥型和棱台型的网纹辊。
               
                  网线辊的形状、深度、线数等参数决定其上胶量。如果网纹辊最深处有干固的液胶,网孔的容积将越来越少,上胶量就少许多;如果网线辊被长时间的磨损,网纹也越来越浅,上胶量将减少。如果相同线数、相同深度的网线、四棱台形网孔的容积明显大于四棱锥形网孔的容积。因此,四棱台形网孔的网线辊的上胶量大于四棱锥形网孔的网线辊。但四棱台形的网线辊的网壁比四棱锥形的宽,因此其耐磨性也要比四棱锥形的要差,上胶量不足是个相对的概念,产品用途不同,涂胶量也不一定。不印刷的复合膜上胶量1.8-2.2就足够了,印刷复合膜2.8以上,若是特殊用蒸煮袋,则一般在3.5g以上最佳。
               
                  3、增大上胶量就可改善气泡的产生了。上胶量不足气泡主要表现为小黑点,一般复膜后马上出现的可能性较小,除非是混有杂质等。复膜后的一段时间的镀铝膜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因为油墨对铝的腐蚀,当油墨呈现一定的酸性或碱性,而上胶量又小,不能形成连续的一层时,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另外出现小灰点(即小实点)针尖可能有两种,其一是辊筒不均匀造成胶的斑点,其二是油墨的不均匀造成油墨没有压实的斑点,通过提高上胶量来解决。
               
                二、干燥不良而产生气泡
               
  干燥是干式复合中的重要因素。干燥直接影响到复合膜的剥离强度、透明度,并有利于增加初粘力。干燥部分有预抽箱、烘道、干燥温度控制装置、蒸汽通道(电加器)、导辊等组成。通过干燥装置将涂布大基材上的粘合剂加热蒸发并抽出。分三段区域即烘干区、固化区、排队异味区,呈拱形设计简称A、B、C、D、E。温度一般由低到高呈梯值增长:A区50-65℃,B区65-75℃,C区70-80℃。严禁由高到低控制,因为不利于溶剂由内向外挥发的原理,将出现许多故障。如环行状气泡不干净影响透明度,同时残留溶剂多影响剥离强度甚至产生异味,烘干温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如机速、环境温度、上胶量大小进行调节;在PET、VMPET、AL阻隔性非常好的材料,粘合剂未能彻底干燥,则夹在二层薄膜中的残留溶剂,在熟化室的温度作用下,向外快速释度,而薄膜阻隔性又很好,残留溶剂无法快速释放出来,必将在二层薄膜之间形成气泡故障。
               
                三、堵版产生的气泡
                  涂布辊较长时间未清洗,上胶量逐渐下降,产生气泡,用40倍放大镜观测,可以清楚地看见堆积在网孔上干固的胶体物。网孔堵塞严重,在夏季最容易发生,只要用专业清洗液即可解决堵版现象,清洗时须注意安全,注意保护好手、眼等,最好带上防护罩。
               
                四、较厚的薄膜从复合热辊处带进空气产生气泡
                  较厚的薄膜厚度大,如果压辊和热辊之间的压强不够,容易带进空气而产生气泡。因为较厚的薄膜如PE膜上常常加入一些开口剂、防粘剂等等,这些助剂将在膜上形成一个阻隔层,阻隔层分布也是不相同的,可以想象不均匀分布状态与基材进行贴压,形成空档而发生气泡。解决方法则是加大上胶量或减少复合辊基膜与涂胶基膜的夹角办法,必须引起注意。
               
                五、产生气泡原因与复合压辊和压辊不平整有关

                  这类气泡有周期性的,只要清洁异物或将不平整的胶压辊研磨或更换即可解决,要求是胶压辊清洁、无异物、细腻圆滑。
               
                六、熟化不完全产生气泡
                  刚下机的复合料没有气泡很少见,这时就必须进行熟化,称之“二次流平”。熟化也叫固化,其目的是让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主剂与固化剂产生化学反应,使分子量成倍地增加,生成网状交联结构,从而有更高的复合牢度,更好的耐热性和抗介质侵蚀的稳定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化学反应,在温度不高的条件下也会慢反应,速度不快,要7-10天才可完全固化,实际上也不能那样做,因为场地、效率等因素。熟化分两层意思:(1)温度(2)熟化进间。温度一般在50-55℃即可,熟化时间一般在48-72小时。
               
                七、其它因素导致气泡的产生

                  1、 胶液变质有异物。对策是不使用变质、浊白的液胶,将异物用140筛过滤即可;
                  2、 注意环境卫生,最好进行隔离处理,减少流动人员,减少灰尘;
                  3、 恒温恒湿可有效降低其气泡的产生。温度宜21-23℃,湿度不大于7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1-10 21:4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2 条回复!
.........
发表于 2013-1-15 12:0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 支持 |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干式复合机由于可以采用各种优良黏合剂,所以适应的薄膜范围较广,不论多少层材料复合,均可在干式复合机上完成,特别是当一些高档产品的复合包装材料(如尼龙复合材料、耐蒸煮食品的包装材料)在挤出复合机上不能完成时,干式复合机就可以大显身手了。但在干式复合中,产生气泡里非常令人头疼的一件事件,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各类气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复合膜出现全面气泡

产生原因 :
  (1)使用了湿润性不好的聚合物涂层薄膜。由于薄膜中的添加剂(润滑剂、防静电剂等)斥水,导致湿润性不好。
  (2)印刷墨层表面凹凸不平或有针孔,吸收了一部分黏合剂,从而减少了墨层表面的黏合剂涂布量。
  (3)黏合剂不能在印刷墨层上附着。这种现象多出现于聚酰胺系油墨。
  (4)工作现场温度过低,导致黏合剂向印刷墨层的转移性,润湿性和均化涂布性不好。
  (5)干燥温度过高,导致黏合剂发泡或表面皮膜化。
  (6)由于黏合剂与薄膜之间卷进了空气,导致复合膜出现气泡。这种情况在薄膜僵硬,硬度过大时易出现。

解决方法:
  (1)增加黏合剂固形物含量和涂布量。
  (2)稀释溶济中使用一部分高沸点溶剂(如甲苯)。
  (3)选用润湿性好的黏合剂。
  (4)注意选择适用的印刷油墨。
  (5)按薄膜制造日期进行分批管理,不使用陈旧的薄膜和可润湿性不好的薄膜。
  (6)使用平滑的复合辊,尽可能地均化黏合剂。
  (7)扩大复合辊的热钢辊部分与薄膜的接触面积。
  (8)调整薄膜接触黏合剂的角度。
  {9}提高复合温度,增加复合压力,降低复合速度。
  (10)设定最佳的干燥条件。
  (11)对复合膜进行充分的保温熟化。
  (12)保持工作现场清洁。

2.复合后在放置中出现气泡

产生原因:
  (1)由于塑料薄膜是高气密性结构的材料,因此伴随着黏合剂固化而产生的C02会作为气泡残留在黏合剂表层。
  (2)黏合剂中混入水分或薄膜吸附的水分多,导致复合后产生气泡。

解决方法:
  (1)选用主剂(多元醇系)中固化剂(聚异氰酸酯系)配比量少的黏合剂。
  (2)减少黏合剂的涂布量。
  (3)复合后避免急剧的加热熟化。
  (4)在类似阴雨天那样的高湿环境下不要进行复合。
  (5)不要使用固化剂(聚异氰酸酯系)超过配比标准的黏合剂。
  (6)事剂稀释深剂要完全密,避免混入水分。
  (7)注意薄膜的管理、避免薄膜(特别是玻璃纸、尼龙、维尼纶等)吸潮。

3.复合膜出现无规律的皱纹、气泡

产生原因:
  (1)薄膜表现质量不好,如:有皱纹、薄厚不均等。
  (2)薄膜吸潮变形。
  (3)印刷后的薄膜上有油墨流挂。

解决方法:
  (1)选用表观质量好的薄膜。
  (2)避免薄膜在印刷和保管时吸潮,要特别注意玻璃纸、尼龙、维尼纶等。
  (3)考虑改变印刷图案或减少上墨量。
  (4)降低印刷后的收卷张力。

4.复合膜出现有规律的皱纹、气泡

产生原因:
  (1)涂胶网纹辊网穴堵塞。
  (2)胶辊变形。
  (3)钢辊不清洁。
  (4)复合和印刷速度不同步。
  (5)薄膜变形,出现松弛现象。
  (6)导辊平衡不好,导致薄膜出现皱纹和松弛。

解决方法:
  (1)清洁网纹辊,如有需要,应更换网纹辊。
  (2)更换胶辊。
  (3)每次复合后及时清洗钢辊。
  (4)测定、调整各滚筒的转速,使复合与印刷保持同步。
  (5)不使用表观质量不好的薄膜。
  (6)调整辊平衡度。

5.复合膜中有杂物,并以此为核心产生气泡

产生原因:
  (1)黏合剂中混入灰尘等杂物。
  (2)薄膜上附着有灰尘等杂物。
  (3)薄膜有针眼。
  (4)热风中混有灰尘。

解决方法:
  (1)黏合剂、稀释溶剂要进行全密封保管。
  (2)使用循环泵,同时要对黏合剂进行过滤。
  (3)消除静电,防止因静电附着杂物,特别是要彻底消除进气口处的静电。
  (4)由于现有的加工条件尚无法解决薄膜针眼问题,因此必须选用优质的薄膜。
  (5)防止粉未飞散。
  (6)对烘箱定期进行清扫。

  除以上典型故障外,以下几点也是值得注意的。
  (1)黏合剂黏度过高或使用了凝胶状的黏合剂,会导致均化不好,涂布不均,从而产生气泡。此时应降低黏合剂的黏度,并避免使用凝胶状的黏合剂。
  (2)网纹辊磨损也会导致涂布不均,均化不足,以至出现气泡。此时应检查网纹辊是否发生网穴堵塞或磨损。
发表于 2013-1-10 21:4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 支持 |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5-5 05:01 , Processed in 0.07563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