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般来说,热源所能达到的最高干燥温度、干燥系统复杂性、干燥系统的投资和使用成本等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三最关键的是所采用的工艺要求即印刷、涂布、复合等的上墨或上胶量和生产速度要求等。 【正文】 由于凹印油墨黏度极低,且塑料薄膜表面光滑,无渗性,干燥装置作用尤为突出。 大型凹印机干燥方式一般以蒸汽为热源加热空气,当印刷基材进入烘道时,烘道中喷嘴喷出热空气,使凹印油墨干燥,干燥系统由温度调控装置、干燥箱、冷却辊等组成。 下面针对国内常用四种干燥方式进行性能比较。 四种主要干燥热源的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 | 蒸汽 | 电 | 热油 | 燃气 | 最高干燥温度 | 中低温(温度取决于蒸汽压力和交换器类型) | 高温 | 高温(可达600~800℉) | 高温(可达350℉,一般250~320℉) | 干燥温度特性 | 较稳定,无瞬间温度现象,加热速度慢 | 较稳定,与蒸汽相似,加热速度快 | 稳定性好,加热速度快 | 加热速度快,易受干扰,不稳定 | 干燥装置 | 结构庞大,占据空间大,外形不够整齐美观 | 新型控制器,启动平稳、防泄漏、温度低、交换器寿命长 | 结构较复杂,要求防泄漏 | 控制较复杂,灵敏度要求高,对于温敏性材料(如薄膜)可能烧坏材料 | 设备投资 | 投资少,但可能维修给用较大 | 较高(比蒸汽加热高5%~10%) | 投资成本较高 | 低,在直接燃烧时,成本仅为电加热的1/5~1/3 | 使用成本 | 低(较电加热低) | 在大多数地区较高 | 使用成本较低(较电加热低) | 使用成本一般较低 | 使用区域 | 占地面积大,在某些环境下使用受限制,需认真维修 | 可在任何区域使用,占地面积小,无渗漏现象 | 可在任何区域使用,但要求有适当空间安放热油容器 | 要求清洁很高的燃气,在许多地区无条件采用 | 主要问题 | 有渗漏危险,辅助设施安装控件较大,在非集中供热时可能存在环境污染 | 维修次数多能耗比较高 | 热油容器需要一定的安全距离 | 受气源供应状况影响较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