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软包装溶剂残留控制实例分析

 
0 3524
我国对软包装中的溶剂残留量的国标是:食品用复合膜(袋)的溶剂残留总量必须≤5mg/m2,苯系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
    随着GB9685-2008和GBT10004-2008的颁布实施,许多药包材和食品包材厂家都在积极控制残留,尤其是对苯残留的控制。大多数厂家都从有苯油墨转向使用无苯油墨,在转换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想控制溶剂残留的目标没有实现。在多年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是一个多因素的问题,需要企业从多方面下手,并不仅仅是换了无苯无酮油墨就可高枕无忧那么简单。
    实例分析
    我曾经为江苏某药包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他们原来是使用含苯油墨印刷,因为市场需求,要通过GMP认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车间进行了相关的改造。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试做了七八个批次送检,均不符合标准,溶剂残留都在20mg/m2以上,苯含量高达5mg/m2。
    到达生产现场查看,发现如下问题:
    1、车间设计不合理,他们采用的是顶送侧回排风循环系统,这种设计极不利于溶剂的挥发排出。
    2、车间内有苯类物质存放,有交叉污染的可能。
    3、机器没有彻底清洁,不排除有苯类物质残留,设备的排风系统太差,风机、风道、加热风机烘道功率达不到要求。
    4、油墨用当地某品牌氯化聚丙烯油墨,胶水是当地某品牌聚氨酯双组份胶水。油墨与胶水不匹配。
    5、所有原材料未采集样品检测。
    6、实际操作不规范。比如烘箱温度过高但是风量达不到要求,造成假干现象,进排风量不均衡。
    7、固化室没有通风条件,溶剂气体无法排出。
    针对该企业的问题,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法是:
    1、车间排风循环系统改为侧送顶回方式。
    2、彻底清洁车间,含苯物质全部清除。
    3、设备彻底清洁,加大排风风机,加大风道,加大烘箱风机功率。
    4、油墨更换为某大品牌无苯无酮聚氨酯油墨,胶水为同品牌聚氨酯环保型双组份胶黏剂。
    5、所有原材料取样检测,包括BOPP、纸、正丙酯、乙酯、丁酯等。原材料检测结果:BOPP达到要求,纸的溶剂残留超标,达12.4 mg/m2,建议更换纸张,并改善存放条件。因为纸张吸附性很强,长期存放在溶剂空间中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溶剂。正丙酯纯度检测为97.8%,建议更换供应商,乙酯、丁酯合格。
    6、操作方面,印刷机烘箱温度的设置应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则。有条件时,可以在最后一色后,加开几个烘箱进行二次干燥。进排风调节平衡,有微风吸入烘箱为最好。
    7、改造固化室,加装通风设备。
    结果:所有改造完成后,再次制作样品送第三方检测,溶剂残留总量2.38 mg/m2,无苯类溶剂检出,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1 支持1 反对
发表于 2016-1-10 16:3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5-4 14:35 , Processed in 0.07753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