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蔡成基:柔印堵版三大成因分析

0 1683
堵版问题是柔印产品质量的一大困扰。现今的柔印工艺已经能够使用175线/英寸、最小网点1%的印版,能将渐变网点衰减到零而没有硬口,达到了胶印在纸张上印刷、凹印在薄膜上印刷的质量。但是,柔印没法消除堵版。不管是纸张柔
印、薄膜柔印,抑或高端的标签柔印、中低端的瓦楞纸箱后印,几乎所有的柔印产品都有可能产生堵版。柔印要想提高印刷质量与市场占有率,必须有效解决堵版问题。
柔印堵版故障
所谓堵版,即柔印在网点印刷过程中,不论是高线数印版的高光小网点,或是中粗线数印版的平网,有时会有一个或几个网点上的油墨溢出,形成独立的个别点或相邻网点的搭接。溢出的油墨粘附在印版网点的凹陷区,当粘附量逐渐增大,就会转印到承印材料上形成墨点。这种故障,国外的柔印同行称之为ink fill in,即油墨堵塞了印版上的凹陷区,或bridging,即两个原本不相连的网点出现了不正常的搭接。
图1 网点搭接(bridging)示意图

图2 油墨堵塞(ink fill in)示意图

图3独立墨点

图4相邻网点搭桥形成的墨点

图5粘滞了油墨的印版

柔印堵版故障容易在两个区域发生:高线数印版的高光小网点区域与中间调平网40%~50%区域。印版的高光小网点如果直径过小,如采用150线/英寸、最小网点1%的印版,而选用的网纹辊线数又比较低,如选用800线/英寸、BCM3.0的网纹辊,此时在高光区域出现堵版故障的几率就比较高。柔印中间调平网40%~50%区域,如果网点增大率在15%~20%,此时网点的实际大小约为55%~70%,接近了圆形网点的临界区,即实心网点向空心网点的转换区。该区域的特点是相邻网点之间的间隔很小,如果印版上的网点受压变形,溢出的油墨很快就会塞满网点间的凹陷区。
处理柔印堵版最直接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停机擦版,但停机将造成材料与工时损耗,堵版的危害主要就在这里。而且,擦版也只能解决一时,重新开机印刷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堵版故障仍会复发。
柔印堵版三大成因
(1)印版与网纹辊参数不匹配。印版最小网点直径≥网纹辊网穴开口直径,这是柔印中的一个基本原则,而造成柔印堵版的许多案例却违背了这一原则。长期以来,柔印中选择网纹辊时依据的是1∶4原则,即网纹辊线数是印版加网线数的4倍,后来提高到1∶5、1∶6,甚至1∶7。这种凭经验放大比例的做法,其实包含了两种风险:比例过低,印版最小网点可能会塞进网纹辊网穴中,携带了原本不需要的油墨;比例过高,使网纹辊配置条件过高,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浪费。
(2)机械精度误差与不正确的调节。柔印机的精度主要指网纹辊、印版辊与压印辊的径向跳动误差,正常的误差数据应在±(0.01~0.15)mm,若超标,则必然引起印版网点不受控地增大,造成堵版隐患。值得指出的是,精度要求很高的卫星式柔印机,其中心压印大滚筒的直径达2000~2500mm,甚至更大,虽然静态条件下的径向跳动误差只有±10μm以内,但在加温受热后,俗称“一米一丝一度”的金属体膨胀规律将直接影响柔印网点的增大变形。
(3)印版表面张力与所油墨表面张力不匹配。长期以来,印刷界对印版与油墨表面张力的问题没有很好地研究,对在生产一线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仅仅以印刷适性来概而括之,经验没总结,教训没吸取,因此大多数柔印仅停留在适应中间调圆网点印刷、适合色块与中粗线数印刷的中低档水平,理论研究的空白使柔印至今在印刷质量上还背着黑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PP论坛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6 10: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7-2 13:46 , Processed in 0.07144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