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网穴对传墨性能的影响

1 1780
网穴对传墨性能的影响
印版表面的加网线数决定了单位面积上网穴的数目和网穴开口大小,直接决定了传墨的均匀性、传墨量及释墨能力。
版滚上雕刻有无数个网穴,正是这些网穴担负着传递油墨的重任。雕刻线数越高,印版滚筒表面网穴数目也就越多,相应地辊上的墨层就越接近“连续”状态,墨层薄而均匀,能满足印刷层次丰富的印品的要求,尤其满足高光部分的需要。印刷时,油墨在传递过程中较高网线数的容易干燥,减少网点扩大,易保持恒定均匀的传墨量。油墨从网穴中向印版上转移的量除了与油墨性质、印刷速度等有关外,还与网穴开口宽度和深度的比值有关。一般情况下,网穴开口宽与深的比值在28%左右比较合适。在这个前提下,印版的供墨量显然与网线数有直接关系。假定网穴开口宽度与深度的比值K = h/a,如图所示,若以相同的K值雕刻不同线数的辊,当线数提高一倍时,网穴开口和深度均减半,忽略网墙的存在,将整个网纹辊的网穴合为一个,由于深度减半,所以供墨量减半,如图所示。
   

网线数提高一倍,深度减半
从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知道,印版滚筒网线数增加时,网穴的开口面积减少,故容积变小。如果很高线数的采用普通结构的棱锥形,即着墨孔存在锥角),微小着墨孔内的空气会阻碍油墨充满着墨孔;而着墨孔着墨后有不易向印版释墨,易导致网孔堵塞。若不及时清洗,会降低传墨效果,出现供墨量明显不足的现象。
凹版网穴的形状,因制版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别,电子雕刻凹版的网穴形状为倒锥形,影写版的网穴形状为盆形,同样深度,锥体状网穴的容墨量低于盆形网穴,如图所示。但是,雕刻的网穴表面光滑没有死角,在印刷过程中实际传递油墨性能较好。据测算雕刻网穴传墨率达80%,而腐蚀的网穴仅有50%。如果凹版印刷产品没有特殊要求时,雕刻网穴转移到纸张上的墨层厚度,可以满足印刷品的密度要求。
锥体状网穴与盆形网穴容墨量比较
为了提高油墨的传墨性能和油墨的释墨性能,根据经验,凹版印刷中对网线数和网线的角度的选用上有一定规律可寻。
在多色印刷中,平版、凸版、丝网印刷品为了避免“龟纹”的产生,利用不同网线角度的黄、品红、青和黑四块印版叠印再现原稿的阶调和颜色。电子雕刻的四色凹版如果用同一种网穴角度,叠印时,印版位置稍有偏移,也会出现龟纹和偏色。因此,电子雕刻凹版采用图所示的几种网穴角度进行彩色印刷,以消除龟纹。
为了改善文字质量和消除偏色,电子雕刻凹版的网穴角度常常和网屏线数进行组合。例如,复制带有文字的彩色图像原稿时,黄版选用1号网穴角度、品红版选用2号网穴角度,青版和黑版分别选用3号和4号网穴角度,各块色版可以和表中所对应的网屏线数相组合。由于黑版选择了细网屏线数,文字边缘雕刻的锯齿形不太明显,改善了文字质量。
  
网穴角度和印版的颜色
网穴角度与网屏线数的组合
凹版的颜色
网穴角度
网屏线数
1号(方形)
54线/cm
品红
2号(压扁形)
70线/ cm
3号(拉长形)
70线/cm
4号(方形)
100线/cm
一般情况下,对于凹版的出版印刷,在电子雕刻凹版中,常用的加网线数和网数角度为:对于开口压偏的网穴采用38°,对于开口拉长的网穴采用60°,对于加网线数较低的黄版采用45°,对于加网线数较高的黑版则采用38°。在凹版印刷中为了提高图文边缘的清晰度,一般情况下对于黑版会采用90LPC的加网线数,而采用的角度可能是38°,而对于品红版则采用70LPC下的60°,对于青版则采用70LPC下的30°,对于黄版则采用54LPC下的4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1-11-20 18:4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1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5-5 19:06 , Processed in 0.0883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