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常见凹印产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0 1361
1、套印不准
            (1)设备原因在长期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某些主要部件磨损,如闷头未装正,印刷轴弯曲、搭牙磨损,套筒轴不加油造成磨损,牵引辊不平等会影响套印不准。
            (2)印刷版辊各套色压力不均,印版辊左右两端压力不均,印刷辊松动等因素造成套印不准。
            (3)工艺技术方面,开、收卷张力控制不平衡,操作失误,风热量不适当。张力失调等影响套印不准。
            (4)制版各套规格不符(超过正常误差范围)造成套印不准。
            (5)油墨粘度大,影响套印不准。
            (6)薄膜性能变化(厚薄不匀)影响恒张力,造成套印不准。
            (7)主观因素方面,印刷操作人员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责任性要强,思想要集中,认真操作,检查产品质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墨色粘连

            (1)溶剂问题,由于溶剂的配比不当,挥发太慢,在溶剂含有少量的高沸点物如:环已酮、丁醇等,还有树脂对溶剂的释放性差。
            (2)设备方面干燥装置热风量不足,冷热风使用不当,车速太快。
            (3)制版方面印刷凹版辊深度太深。
            (4)油墨方面,油墨太厚,油墨中含有增塑剂过大。
            (5)牵引辊拉得太紧,收卷张力过大。
            (6)薄膜方面因含在薄膜中的添加剂对溶剂具有可溶性,影响溶剂释放,电晕处理没有或没有达到所需的表面张力指标。
            (7)气温过高、空气潮湿、压力过大等环境因素造成墨色粘连。
            
            3、图案线条残缺

            (1)油墨干燥太快,造成燥版。
            (2)风、热过大,影响印辊凹面干燥。
            (3)制版腐蚀过浅,油墨附着少。
            (4)印辊与压辊压力太轻。
            (5)刮墨刀在印辊上与压印点之间距离过远(鼓式机反刮刀容易燥版)。
            (6)车速太慢。
            
            4、线痕方面

            (1)刮墨刀口紧贴印辊表处有硬性微粒、杂质,须及时清除,凡是不固定的线痕,只要磨刀或换也即可。
            (2)如果线条是固定的,可能印辊网点内嵌有硬性杂质,必须停车去除。
            (3)新版辊开始印刷时,发现固定线痕一般因印辊经镀铬后毛面未砂光洁或修版针眼造成。
            (4)油墨内树脂和颜料未磨细,也会造成线痕,必须用铜丝刷,清除网点内杂质,用120目铜丝网过滤后再印刷。
            (5)刮刀角度、位置、硬度、厚度等必须调整适当。
            
               塑料凹版轮转印刷过程中出现的影响产品质量因素还有许多,只有在印刷实践中结合现场设备、原辅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予以解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1-10 22:1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5-6 12:38 , Processed in 0.0888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