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凹版印刷工艺过程质量控制

0 1453
一、套印系统优化设置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凹印机与计算机技术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特别是现代先进的高速凹印机,其套印系统大都采用微电脑进行控制处理,通过信号反馈来调整印刷图像的套印偏差。     1.根据印刷图案的形状进行套印色标的位置设置     套印识别色标一般采用的是一种梯形图案,为了套印系统能更有效地进行识别,在设置色标的位置时,应尽可能地避开印刷图案中类似形状的图案,即:不要让印刷图案中类似的形状与色标相邻地出现在同一条扫描区域内,否则,容易引起操作人员对显示屏上的波形误认,给套准调节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套印系统无法稳定地进行工作。     2.根据不同类型的原稿进行套印参照物的优化选择     下面对两类有代表性的原稿分别进行讨论。     第一类原稿:印刷主体为线条和实地。此类原稿的特点在于其图文以实地和线条为主,图像与图像间的套印关系简单,要求并不高。该类原稿又可分为两类:     ①各专色版图案只与某一种色版图案之间存在着套印关系,那么该印件色标的设置就可以是各色版只与关键色版进行套印,即各色版套印的参考色标为关键版色标。     ②两种实地版(A版、B版)存在着较高要求的套印关系且与关键色版(C版)也存在套印关系,而其他色版(D版、E版)只与关键色版(C版)存在套印关系,而与前两种实地版不存在套印关系,那么此类原稿的套印关系就可以设置为:A→B→C;D→C;F→C(“A→B”代表“A”参照“B”进行套印,其余以此类推)。     第二类原稿:图像、线条和实地共存的原稿。此类原稿的特点在于,图像部分层次丰富,并且色彩再现是通过多个色组的彩色叠合而成,图像与图像之间存在着高精度的套印关系,如果套印精度不够,图像部分便会出现不清晰、重影等一系列套印问题。假设图像部分是由A、B、C、D四种专色版所印的图案叠合而成,E为线条文字版,与图像部分不存在明显的套印关系,F版为实地基准版,与其他各版之间均存在套印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的套印关系就可以设置为A→B→C→D→F;E→F。A、B、C、D四色版的印刷色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位置互换。     二、凹印张力控制     纸张或薄膜在印前放卷过程中,多色印刷过程中或印后收纸过程中都需要保持一定张力,张力太大易产生纵向皱纹,张力太小易产生横向皱纹。总之,张力的波动会影响套印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印品质量的稳定,因此必须对张力进行控制。     1.印机各部分张力控制     (1)从给料轴到给料牵引辊之间的张力控制     由于牵引辊的动作把印刷材料以一定的速度、张力从给料轴拉出并送入印刷部,这部分的张力要大于印刷部的张力,通常用连在给纸轴上的制动器来控制张力。众所周知,作业的同时卷径逐渐变小。近年来由于高速化,使用材料的多样化,卷径变化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2-2-12 21:1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8-6 19:23 , Processed in 0.0830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