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解决复合产品中出现的“点”

0 1213
 与干法复合工艺一样,无溶剂复合工艺实施中,复合膜出现“点”是比较常见的异常现象。产生“点”其成因不外有物理原因和化学原因。但物理原因造成的“点”和化学原因造成的“点”无论从外在表象、形成机理和解决办法都不同。因此,此“点”非彼“点”,应该认真甄别,分别对待,千万不能“一视同仁”。
  1、物理原因产生的“点”。
  a、 特征表现一:
  分布无规则、往往墨层厚薄不同的区域数量有别。严重时,浅墨处可观察到“雪花”状现象。
  原因分析:涂胶量太小,涂布的胶水不足以填平复合膜中油墨层的空隙和材料表面的凹坑。这种“点”实际上是无胶而形成的“空隙”。
  解决方法:增加上胶量。
  b、 特征表现二:
  一些“点”周期性地集中重复出现在图案中某个固定区域。
  原因分析:涂布部分某辊上不干净或有机械缺损,造成特定区域上胶量转移不良,而形成的“点”
  解决方法:根据周期性重复出现的长度,对比各辊的周长,找出问题所在的辊筒,并清理异物或修补缺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下措施,通常可避免复合膜出现因胶量不足或涂胶不匀而造成的“点”。
  1、合理设定各种复合结构的涂胶量;
  2、注意保持涂布单元各辊筒的清洁,及时清理附着异物;
  3、经常检查涂布单元各辊筒表面状况,及时更换表面有缺损辊筒;
  4、合理设定储胶槽内胶水液位,经常观察槽内胶水状况,及时处理混合胶淤积、粘稠、结块等异常现象。
  2、化学原因产生的“点”。
  特征表现:分布无规则,但分布面广,“点”的大小虽然不一,但其形状往往呈比较规则的圆形……在潮湿天气时,进行阻隔性好(如镀铝膜)的材料结构复合时容易出现。
  原因分析:双组分无溶剂胶中异氰酸酯(-NCO)组分与空气中的水起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这些气体无法从阻隔性较好的复合膜中析出,淤集在复合膜之间形成“点”。因此,这些点实际上是二氧化碳“气泡”。
  解决方法:通过以下措施,通常可避免复合膜中出现因空气中的水与胶水反应而造成的“泡”。
  1、控制复合操作、固化环境的湿度,一般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
  2、定期更换混胶机储胶桶的干燥剂,确保储胶桶内空气的干燥;
  3、胶水包装桶(特别是固化剂组分)开启后,如果内有余胶,应及时严密封闭,并尽快将余胶用掉。
  温馨提示:根据我们一些客户的经验,相对独立封闭的操作空间有利于相对湿度的控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11 10:2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8-4 02:20 , Processed in 0.0870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