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BOPP/VMCPP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标准

0 3766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材料)标准
(试行)
YBB00192004


双向拉伸聚丙烯/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
Shuangxianglashenjubingxi/Zhenkongdululiuyanjubingxi Yaopinbaozhuangyong Fuhemo Dai Laminated Films and Pouches (BOPP/VMCPP) for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本品系指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与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VMCPP)通过粘合剂复合而成的膜。
本品的袋系将上述膜通过热合的方法制成。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药品包装的复合膜、袋。
【外观】  取本品适量,照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试行)(YBB00132002)外观项下的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鉴别】  红外光谱*  取本品适量,照包装材料红外光谱测定法(YBB00262004)第四法测定,BOPP层及CPP层应分别对照图谱基本一致。
【物理性能】  水蒸气透过量  取本品适量,照水蒸气透过量测定法(YBB00092003)第二法的规定进行。试验条件选择B。试验时VMCPP层向氧气低压侧,不得过2.0g/(m2·24h) 。
氧气透过量 取本品适量,照气体透过量测定法(YBB00082003)第一法的规定进行。试验时VMCPP层向氧气低压侧,不得过10cm3/(m2·24h·0.1MPa) 。
剥离强度  取本品适量,照剥离强度测定法(YBB00102003)的方法检查,纵、横向剥离强度不得低于.0N/15mm。
热合强度  膜  裁取100mm×100mm试片四片,将任意两个试片VMCPP面叠合,置热封仪上进行热合(热合温度120-160℃、压力0.2-0.3MPa、时间1秒)。照热合强度测定法(YBB00122003)测定,平均值不得低于7.0N/15mm。
袋  照热合强度测定法(YBB00122003)测定,平均值不得低于7.0N/15mm。
【溶剂残留量】  取样品适量,裁取内表面积0.01m2,照溶剂残留量测定法(YBB00312004)测定,并计算。试验结果以mg/m2表示。溶剂残留量不得过10 mg/m2,其中苯类溶剂残留量不得过3.0 mg/m2。
【袋的耐压性能】、【袋的跌落性能】、【溶出物试验】、【微生物限度】、异常毒性】** 照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试行)(YBB00132002)标准项下的方法检查,均应符合规定。
【贮藏】 内包装用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袋密封,保持于清洁、通风处。
附件Ⅰ: 检验规则  
1、产品检验分为全项检验和部分项目检验。
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标准的要求,进行全项检验。
(1)    产品注册。
(2)    产品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后,重新生产。
3、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标准的要求,进行除“**”外项目检验。
(3)    监督抽检。
(4)    产品停产后,重新恢复生产。
4、产品批准注册后,药包材生产、使用企业在原材料产地、添加剂、生产工艺等没有变更的情形下,可按标准的要求,进行除“*”、“**”外项目检验。
5、外观检验:复合硬片按每卷取2米进行检验。
附件Ⅱ:规格尺寸为参考尺寸
表1尺寸偏差

项     目
厚度偏差,%
±10
平均厚度偏差,%
±10
±10
热封宽度偏差,%
±20
热合边与袋边的距离,mm
≤4


双向拉伸聚丙烯/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药品包装
用复合膜、袋标准编制说明

一、概况  
为了有效地加强对药包材产品质量控制,适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包材按照产品注册和管理的要求,也便于药品生产企业选用合适的药包装材,在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试行)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双向拉伸聚丙烯为聚丙烯中的一种(缩写为BOPP),主要由于制造方法的不同区别于另一种流延聚丙烯,它主要的特点是:结晶度高,抗张强度、冲击强度、刚性韧性、阻湿性、透明性和耐寒性都有提高。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缩写为VMCPP),是批在高真空状态下,颜色越纯铝的蒸汽沉淀附着到作为基材的流延聚丙烯薄膜上形成,这种膜在原来基膜的基础上,性能更为优越,特别是在阻隔性能方面。双向拉伸聚丙烯/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BOPP/VMCPP)就是将这两种材料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复合膜产品以及用些种膜制成的袋。目前未查阅到国外及国内关于此种产品的标准,仅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发布的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试行)(YBB00132002),本标准制订参照了通则对此类产品的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写格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华国药典。
二、关于标准项目设立要求的说明
1、名称 根据标准制定的要求,药包材应按材料进行划分,一个材料(品种)一个标准,故本标准名称拟订为双向拉伸聚丙烯/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
2、定义  明确的界定此产品的组成和生产工艺,以区分不同生产工艺生产的不同组成的产品
3、外观  根据产品的生产要求,结合样品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能直观全面的体现产品的外在质量。
4、鉴别  为有效控制配方,保证产品的质量,设置了鉴别试验。选择试验方法的原则是操作性强,试验周期快,操作简便,并且试验结果可靠。在本标准中我们选择了红外光谱测定法(中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测定法的产生就是由于物质吸收红外光后,产生振动能能的跃迁和转运能级的跃迁,每个功能团产生不同的振动形式,在中红外区产生相应的吸收峰,特征性强,是一种强有力的常用鉴别手段,使用范围广泛,并且检测快速。所以我们选择了红外光谱测定作为鉴别手段。根据本产品的特点,采用了ATR附件直接测定。
5、阻隔性能  是考察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的重要项目,阻隔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品对防潮和通透性的要求能否满足。结合本包装时实际使用情况以及较易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设置了水蒸气透过量和氧气透过量两个阻隔性能的考察指标。
水蒸气透过量  在较高的湿度条件下,考察包装材料对水蒸气的阻隔能力,以满足药品对防潮地要求。试验方法采用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方法标准:水蒸气透过量测定法(YBB0092003)第二法规定进行,试验条件选择B。参考了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试行)的指标,结合验证结果,将指标定为不得过2.0g/(m2·24h) 。
氧气透过量  考察包装材料对氧气的阻隔能力,保证一些容易氧化或对氧气敏感的药品在使用或储存期内发生质量变化。试验方法采用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方法标准:气体透过量测定法(YBB00082003)第一法的规定进行。参考了通则要求及验证结果,将指标拟订为不得过10cm3/(m2·24h·0.1MPa) 。
6、机械性能  剥离强度  考察包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是否保证粘和的牢固性和均匀性。试验方法采用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方法标准:剥离强度测定法(YBB00102003)的方法检查,并且在原来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试行)(YBB00132002)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纵向剥离强度和横向剥离强度分别都要满足要求。在参考了通则的基础上,根据样品验证结果,将指标定为纵、横向剥离强度平均值均不得低于1.0N/15mm。
7、热合强度  考察复合膜、袋在装药后封口处的强度,直接关系到包装材料对所装药品的保护能力的大小。在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试行)(YBB00132002)的基础上,项目设立对膜的产品增加了热合强度的试验。试验方法采用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方法标准热合强度测定法(YBB00122003)中膜和袋的方法分别进行。在验证过程中对热合条件的选择,考虑了热合的牢固性以及热合后样品的外观没有明显变形,将热合温度定为120~160℃,结果拟订为平均值不得低于7.0N/15mm。
8、溶剂残留量  由于复合膜、袋的产品在复合过程中需要用到有机溶剂,而大部分溶剂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特别是苯类溶剂,虽然目前使用的溶剂已经逐渐向无毒害发展,较多使用乙酸、乙酯、丁酮等毒害较小的溶剂,但是作为一个直接关系安全性的指标,在本标准中还是作出了限制,参照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试行)(YBB00132002)的要求,将苯类溶剂残留限度定为不得过3mg/m2,各种溶剂的总量不得过10mg/m2。在方法上,参照中国药典的格式编写,采用外标法。样品取用量上,改进了通则中采用0.2m2到 500ml容器的方法,改为取内表面积100m2放入20ml玻璃瓶。并且样品不要求裁剪。考虑到有机溶剂容易挥发,故在标准中注明对于成卷的样品,除去外面10米,取用较中间的部位,考察残留溶剂。
9、袋耐压性能  装药后的单个包装在最终出厂前需要进行中包装和外包装,在整个运输或储存过程,袋都要承受一定的互相挤压力,为保证这期间袋不发生破损或封边的泄漏,设计了本项目,根据袋所装内容物的多少,不同的制袋形式承受能力的区别,设计了不同的承受压力。
10、袋的跌落性能  产品包装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坠落,为了保证在这种情况发生时,也不损坏内容物,减少损失,需要对袋的抗跌能力进行控制,同时考虑到袋的强度与袋所装药物的量有一定的适应关系,拟将模拟包装后的袋从不同高度跌落,考察其承受能力。
11、溶出物试验  参照了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试行)(YBB00132002)的要求,考察包装物质溶出的程度。
12、微生物限度  玻璃纸/铝/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作为直接接触不需清洗的一种包装材料,为保证合格的药品在饼垢 不因为包装的原因受到微生物污染,有必要对包装材料(容器)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控制。参照了中国药典中对不同药品的微生物限度的要求,设立了不同用途包装的膜、袋的微生物限度的指标。方法参照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试行)(YBB00132002)。
13、异常毒性  对材料的一种安全性评价,采用了中国药典的方法和要求。
14、在本标准中,考虑到产品的组成材质一旦确定后,其成份和材质的生物安全性应基本无变动,并且与其相应的阻隔性能和化学性能也应不会发生较大变化,故将红外光谱、阻隔性能(水蒸气透过量、氧气透过量)、溶出物试验、异常毒性定为非批检的项目。也为生产和使用本产品的企业执行本标准提供更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2 15:3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8-9 22:01 , Processed in 0.11263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