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油墨的发展史

0 1215

  2000年前作为印刷的物质基础之一的墨便已出现了,国际间公认中国防大学古代文明中最先使用墨的国家,早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0年)就开始使用墨了,这种墨可以在竹帛上写字传递信息,其某些功能与当代油墨可以类比的。

  公元1000年左右,北宋时期的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缩短刻周期,有些地方开始使用软木刻版,这种刻版容易制作,出书快,成本低。元代印刷技术除了在安徽江西有大的发展以外,福建与浙江也成为印刷发展地区。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昌盛的时代,也是印刷术发展的时期。从印刷技术的角度看明代的发展有如下特点: ① 已经发展了多色套版技术;②制墨技术又有很大进步;③印刷技术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书刊、报纸、广告、信纸皆是明代著名的印刷品;④活字版印书也有很大发展;⑤线装书广泛应用。

  15世纪德国的谷登堡发明了铅合金活字印刷,油墨有了改进,用灯黑作为颜料,亚麻油为连结料,用手工将其均匀混合但制成了当时的油墨。但是直到19世纪中叶,科学尤其是化学的进步,使得煤焦油染料以及色彩科学的发展,水墨厂商才能根据用户需要为用户制出具有不同色相、明度、不饮和度的各种颜色来。油墨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油墨的种类很多,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有的很稠、很黏,有的去相当稀。它的成分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其中液体成分称为连结料:固体成分为色料(颜料或染料)以及各种助剂。不同的油墨其干燥方式也不同;不同印刷过程所使用的油墨不同;不同的承印物材料使用的油墨也不同。以下按照油墨的干燥方式、不同的印刷过程以及承印物材料对油墨进行分类。

  印刷油墨是由色料、连结料、填料等材料均匀散混合而成的浆状胶体。色料赋予印品丰富多彩的色调;连结料作为色料的载体,也作为粘合剂使色料固着在承印物表面上;填料赋予油墨适当的性质,使得油墨满足各种印刷过程的印刷适性。

  油墨应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满足各种印刷过程所要求的性质,能够在印品上迅速干燥,干燥后的墨膜应该具有相应的各种耐水、耐酸、耐碱、耐光、耐擦、耐磨等耐抗性。

  油墨成分中的液体成分称为连结料;固体成分为色料(颜料或染料)以及各种助剂。

  对油墨来说,颜色、身骨(通常将稀稠度、流动性等油墨的流变性质称为油墨的身骨)和干燥性能是油墨三个最重要的性质,也是研制油墨配方及工艺和生产油墨时应该注意的;在印品上的印膜应该有一定的耐抗性,才使印品具有实际用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2-8-18 08:2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4-6-17 16:18 , Processed in 0.0715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