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关于真空镀铝膜耐水煮性能的检测

0 2726
本人现在正进行镀铝膜耐水煮性能检测的研究,目前所知的耐水煮性能检测方法均为复合成袋后进行检测,GBT 10004-2008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干法复合、挤出复合中有很详细的检测方法,但是,这些试验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争议性:
因为镀铝膜复合之后有很多因素影响到镀铝层的牢度(如复合胶水、胶水中溶剂的比例、熟化的温度及时间、复合机张力的控制、复合基膜的选取及配合等),总之,复合成袋之后若耐水煮性能不好,把原因单纯归结为镀铝膜的可能性很小,即使进行其他镀铝膜的对比实验,也不一定具有说服力,而只能说明这种镀铝膜不适用于这种复合胶水,如果换成其他牌号或厂家的镀铝膜复合胶水,很可能是OK的。
另外一种方法是用压敏胶带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定性检测,并且在对耐水煮级镀铝膜或增强型镀铝膜检测时,基本上没有意义。
最后一种方法是用EAA法进行检测,但是目前应用较少。我用EAA法做过试验,对试验方法有一个疑惑:EAA在市场上龙蛇混杂,标准中却对EAA牌号、配方等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义。这个标准还经得起推敲吗?

我的出发点是:既然原膜厂生产的是耐水煮级基膜,那么就应该有一种方法能直接对基膜的耐水煮性能进行检测。--而目前所有的原膜厂,包括杜邦,都不能提供这种方法。
我相信耐水煮级基膜及耐水煮级镀铝基膜在未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为今天的国外市场就是未来的国内市场!--遗憾的是目前国外包装企业,包括很大的企业如超力、日本凸版等,也是成袋后进行检测,方法与国标大同小异。

相信如果能解决这个检测方法,那么对国内耐水煮级包装膜的市场应用会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

希望能通过大家讨论找出方法,目前我个人已有一个方法,是退而求其次的:将耐水煮级基膜镀铝后直接进行水煮试验,可以对性能进行验证,是包装制袋企业验证过的标准试验方法,可以进行交流和交换。


2010.05.03 本人再次归来:
二楼的朋友:VMPET/PE层剥离力4-5N/15mm的话,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增强型VMPET。普通VMPET复合后剥离力一般在2.5N/15mm以下,1.0N/15mm以上。

继续本人的水煮试验:
试验一:用PET/VMPET复合结构进行水煮,100摄氏度15分钟,镀铝层退化50%左右;30分钟基本上全退掉变成白膜。但是,在任意一个面上贴上胶带,不要用收缩性很强的,胶和基膜易脱层的(3M-610的胶带就是水煮后OPP会脱掉,而胶还在膜上),再煮,却会发现贴了胶带的部位煮很长时间都不会出现镀铝层退化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试验二:用普通VMPET、增强型VMPET进行水煮试验,在镀铝面上贴上3M-610胶带,100摄氏度水煮1小时,贴胶带的部位均没有出现镀铝层退化的现象,而没有贴胶带的部位则很快就退货掉变成白膜。

结合以上的两个试验,我们能想到什么呢?普通VMPET也能实现耐水煮性能吗?用压敏胶进行复合可行吗、成本可以接受吗?用镀铝级胶水增大涂布量达到普通VMPET也能耐水煮?

继续试验:
试验三:用普通OPP透明胶带贴在普通VMPET,增强型VMPET的镀铝面上进行水煮,100摄氏度条件下。

试验四:用市场上采购回的榨菜包装袋进行水煮******完全没有镀铝层退化的情况。

试验五:用EAA膜与普通VMPET、增强型VMPET复合后水煮。

试验六:提供两种增强型VMPET给客户复合试验,确认一种很奇怪的水煮异常:包装袋的纵切方向及横切有油墨的部位均无渗水氧化现象,在没有油墨的部位却有菊花状渗水氧化斑。最初猜测是因为:1.切刀刃口钝化;2.复合层间有微小的粉尘颗粒造成点复合不牢;3.复合压辊压力不均。 现在决定得到样品后仔细观察,然后建议客户不印刷直接复合后水煮,看异常是怎样的。水煮条件:100摄氏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2-3-7 13:4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8-7 01:37 , Processed in 0.06635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