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我国聚酯薄膜市场的近期发展和展望

2 2004
一、近两年间的经营状况
12010年全年概况
2010年全年聚酯薄膜的上游原料PTA、MEGPTA、MEG价格走势偏弱,半光聚酯切片、大有光聚酯切片价格行情基本平稳,而薄膜产品的订单相当饱满,产品销售价格也是前抑(1-3月)后扬(4-12月),明显上升,呈现薄膜价格一再上涨的态势,4月到9月,膜价从14000/吨一路上升到28500/。分析聚酯薄膜市场情况见好的原因大致有:国家的税收和环保等政策的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整个大环境趋好,BOPET产品的市场用途在拓展、BOPET材料的市场需求在增加;国外经济在金融危机之后得到了恢复,给进出口贸易的复苏带来了大量空间,全年进口19.3万吨比09年增长34.9%;出口15.6万吨比09年增长147.6%,净增加9.33万吨的量(相当于国内4条中等生产线的全年生产量)同行业之间在产品竞争中逐渐摸索找到适合企业自己的位置、形成错位竞争等等。
220111-9月概况

总体状态:原料上升趋势(仪化切片结算价)产品下滑趋势(12微米普通膜加工差价)一季度,行业普遍存在着资金占用量大的问题。产品跌价比较去年的4-12非常明显,但是各企业同比去年同期1-3月的经营成效仍然还是有进步的。
出口-今年17月出口总量比去年增长20621吨,增长率27.4%

2010
进口量
出口量
2011
进口量
出口量
(吨)
(吨)
(吨)
(吨)
全年
192986.4
156439.5
全年


12
20272.6
19096.3
12


11
18406.9
20046.0
11


10
16397.1
15785.6
10


9
20500.9
17792.7
9


8
18330.3
15071.0
8
21493.7
12069.4
7
18923.0
16408.6
7
19917.3
11909.0
6
18166.6
15578.5
6
21399.6
11873.6
5
18179.4
11571.1
5
18328.0
13942.3
4
17843.7
9820.0
4
19762.7
12661.9
3
17547.1
9390.1
3
21915.0
13221.7
2
12088.5
5879.6
2
13972.5
11711.6
1
14174.0
6578.6
1
20423.9
20527.4
销售价格在19月出现明显下跌,当前薄膜市场价格为16500/吨左右。12微米普通膜售价虽然在7月中旬以后有所上调,但是整体呈下滑趋势。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切片
      结价
12750
13650
13750
13350
12350
12250
12150
12550
13060
      (现价)
12微米
      均价
25000
24000
19000
17500
16000
15000
16500
16000
16500
原料
      价差
12250
10350
5250
4150
3650
2750
4350
3450
3440
在供需关系方面,20111-9月份释放产能约为16万吨,新生产线大多为7月以后才开车,实际产出增加有限;按15%需求增长率计算可增加15万吨的用量,而出口比去年增加2万多吨。可以说,今年的实际市场供需还是基本平衡的。
320111-9月各项经营成本发生明显变化
原材料-19月,切片原料的平均价格在12880/吨左右,234月达到13350/吨以上;9月以来切片原料价格一路上扬,时至会议当天的切片现货价格为13100-13200/吨,又获悉中石化要调整切片报价至13350/吨。
今年整个市场行情一落千丈,行情变化之快出乎人们的先前预料。春节之后,各膜厂都有2010天的的库存量(日产量),生产厂家在库存积厚的压力之下,报价相继走低,市场主流报价已经较年前下跌了10000/吨左右。3月以来,12微米普通膜销售主流价报与切片原料的供货价之间的差价滞留在5000/吨以下。当今,由于银行加息、劳工成本和燃料运输成本的提高带来薄膜产品成本提高已是既定的事实,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薄膜成交价格趋近成本线。

其他经营加工成本

财务成本
1-7月银行四次调高贷款利率,77六个月内的贷款利率为6.1%(去年底5.35%)、一至三年的贷款利率为6.65%(去年底5.85%)五年以上的贷款利率为7.05%(去年底6.40%);

能源成本(煤碳、燃油、电力)
煤炭、燃油、电力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地调高,煤炭上半年平均涨幅12.9%;燃油先后四次调高后,9月份上海地区8650/吨(杭州地区8250/吨)累计同比涨幅10.9%;电力,由于大面积电荒问题的存在,15个省市的非民用终端销售电价平均上调1.67/度,按薄膜生产需要耗电1650/吨左右计,相当于电费成本上涨27.6/吨;
劳力成本劳力成本由于政策监控和外省务工来源的减少,企业的劳务支出逐年上升,其中体现在社会平均工资和社会最低工资,由工资收入增加带来社保支出增加71,外来务工的综合保险金改社会保险金后,福利费用增加约300/人、月。

二、近年内的产能变化情况
目前所能统计到的产能释放情况为: 2011年新增加产能预计在42.1万吨(其中厚膜9.1万吨)当年增长率36.5%(厚膜58.3%);预计2012年新增加产能52.6万吨(其中厚膜15.6万吨)当年增长率37.2%(厚膜63.2%);预计2013年新增加产能35万吨(其中厚膜14万吨)当年增长率18.0%(厚膜34.7%)。
12010年和2011
2011年一、二季度新生产线投产影响来看并没有预期的多,对普通类包装膜市场的实际冲击相对不大。现在统计有--浙江强盟38 日一条年产2.5万吨的生产线投产,产品厚度范围12-100μm4-5月份,绍兴翔宇一条年产2.5万吨的厚膜生产线投产,产品厚度范围50-200μm;江苏欧亚的4条连续拉膜线和一条厚膜线预计要到3季度试车(2季度低开始聚合部分的试车);大东南的新线试车预计也要到34季度。
2011全年新上线已经投产的产品上市情况看,其中厚膜和特种功能薄膜占了近30%,江苏双星新线的产品方向主要定位在热收缩膜方面,按实际投产月份测算,全年冲击市场的普通类包装膜新增实际产出不会超过10吨,12季度也只有8000吨左右。所以,考虑到需求的增长因素,行业2011年的供需关系或许没有之前预期的严重供过于求,估计全年乃处于供需基本平衡的状态。
22012年和2013
2012年新增加生产线21条,新增产能52.6万吨(其中厚膜生产线7条,产能15.6万吨)。除了有5条线在上半年投产外,其余产能要在下半年释放。
2013年新增加生产线25条,新增产能35万吨(其中厚膜生产线5条,产能14万吨)。新增加的普通类膜近80万吨,而厚膜将会增加50%
目前的行情对行业新产能的建设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消息说:一些正在上的生产线准备缓建,有定购的设备准备放弃上线。
3、产能过剩的判断分析
过剩产能的判断基础应当是同一时期的既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内需求和国际市场需求都是构成有效需求的组成部分。所谓产能,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潜在产能或经济中业已形成的产能。所谓产能过剩,通常指实际产出数量小于生产能力而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大于需求是市场经济下的正常现象,也是市场竞争的动力来源,因此生产能力大于需求仅仅是产能过剩的必要条件,只有当时生产能力超过有效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构成产能过剩。按时间的差异,产能过剩可划分为即期过剩预期过剩即期过剩是指当前时期的生产能力超过需求量达到了过剩的程度;预期过剩是指未来某时期内预期的生产能力与预期需求相比达到了过剩的程度。

三、展望聚酯薄膜2011年的市场前景
原油价格的波动非常明显地波及到薄膜产品的市场。今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中东战乱已经拉高油价;地震海啸后的PX价格势又影响整个国际市场的供应量。预计薄膜生产厂家指望原料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聚酯薄膜产品性能好,用途广泛,尚有不少潜在的市场消费量,容易成为其他产品的替代品,也是软包装中使用比较顺手的材料。只要产品性能好,市场的刚性需求还是客观具备的。如果市场成熟运作的话,每年35-40%的需求增长率也是有可能的。虽然,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经跌落谷底,有的企业已处在赢亏平衡线之下,反过来,低价位竞争也会带来需求面相应扩大的机会。同然,经过多年来风风雨雨的经营,行业已经逐步认识到:市场的主体是用户的刚性需求和培育、维护用户的购买信心,而不是市场竞争的同行;没有一定技术支撑的加工产业,不会获得长久的暴利。一时的暴利只会流失部分潜在的用户和吸引新投资者的入行;需求上升,供应不足,才是市场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但是,消费量明显低于可供给量,就会促使供给结构的扭曲,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合理的经济利益作动力。市场竞争中,以相同并合理的价格互比产品质量稳定和差异性服务是能促使社会进步的,而相反,采用单纯的比拼价格是没有出路的。

四、应对产能过剩行业协会需要采取的的措施
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面对可能预期过剩或可能即期过剩的市场,行业协会需要加强的一些工作方向。
1设立行业准入条件,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
行业的当务之急是: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优化产品结构。为此,聚酯薄膜专委会提出推行聚酯膜行业准入条件的意见,以规范市场秩序,限制过剩产品的重复建设,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在准入条件方面,拟有以下几点内容必须加以强调:
新建、扩建聚酯薄膜项目的投资企业必须拥有45%以上的自有资本金,改(扩)建项目应具备年25%的收益业绩。旨在规范行业市场行为,有助于对行业产品进行统筹规划并控制行业增长速度和无序竞争。新建、扩建聚酯薄膜项目必须严格控制普通用途(如包装、印刷、镀铝用途)聚酯薄膜生产线的重复引进。旨在抑制过剩产能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鼓励研发生产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展开多样化产品的错位生产,适应多元化的市场。在国内拥有自有技术并具备制造能力的情况下,禁止引进国外同一家设备供应商“交钥匙的成套设备”;禁止单件设备引进少于3家设备供应商的部件,旨在鼓励并推动行业国产装备的技术进步和配套水平,提升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
同时,对既有生产聚酯薄膜的老企业提出改建的要求。宜结合行业发展的规划,在节能降耗和环保方面提出五年时间的改进目标。
2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扩大产品市场
聚酯薄膜的业内人要了解自己企业的长项和强项,认识行业的产品结构,找准自己企业的市场位置。要从世界的角度去思考行业的产品结构问题,强化企业技术转型升级的力度,要对各个产品能有异质化的认识。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在相应的缩短,技术创新已成为行业经济增长的第一生产力。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按照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布置,聚酯薄膜专委会在去年6月上报了“申报‘中国塑料行业BOPET薄膜研发中心(XX项目组)’的实施意见(草案)”,期望组建机构的基础上,整合行业现有技术研发的资源,区分不同的产品方向,尝试扩大BOPET薄膜研发产品的项目开发,增加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继去年成立上海邦凯BOPET薄膜工程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绍兴翔宇BOPET薄膜研发生产基地、上海紫东的BOPET功能薄膜研发中心和浙江强盟的BOPET包装薄膜研发中心,以达到鼓励行业企业自主创新,加速拓展科技成果孵化的工作,来加速产业产品的升级。

全球的薄膜业与其他行业一样,正向产业间分工、产业内产品分工以及经营要素分工并存的模式演进。分工的边界由不同产业转向同一产业或产品价值链不同的增值环节,分工的接点则转向以占据行业领头地位的企业为主。聚酯薄膜的从业人为此要早作准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2-3-2 19:0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2 条回复!
造成一哄而上最终导致造成中国式悲剧,关键问题在于投资者的心态,国内投资薄膜产业的老板们往往大多是抱着钱生钱的心理
能否向德国人民学习学习,在某个领域静下心来做精做专,不求冒进代代传承下去
市场不混乱,难啊!
发表于 2012-8-30 10:1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 支持 |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tylerdurden2009 的帖子

中国人都太聪明了,只看重眼前利益,从来不注重长远
发表于 2012-8-30 11: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 支持 |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4-6-13 19:54 , Processed in 0.07552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