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UV光油的使用

0 1714
多数厂家使用UV光油的具体工艺是:普通墨印刷喷粉→UV光油,即先用普通墨印刷,并用喷粉防止背面蹭脏,然后使用UV光油上光。由于普通墨和UV光油的树脂成分不一样,两者之间很难达到较好的附着力。另外,油墨中通常加入的燥油以及印刷后使用的喷粉都不利于附着力。UV光油在某些油墨处附着力特别不良,如黑、咖啡等重墨部分。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建议:
1.使用的油墨尽量选择色浓度高、墨层薄且不含有聚氯乙烯、PTFE(聚四氟乙蜡)及硅酮树脂添加剂,使用时尽量少用燥油及喷粉。
2.用普通墨印刷以后,放置24小时,然后使用水性打底油打底,打底24小时以后可以用胶带测试其和油墨的附着性能,正常后再上UV光油,这样效果会更好。因为水性打底油可改良普通墨和UV光油之间的附着力。
吸塑光油的使用
1.吸塑纸需要特殊的低强度纸板,当其和塑料吸塑壳热封时可提
供好的纤维撕拉性。
2.吸塑热封时和温度、时间、压力有关,常规条件是1760C-1900C50-60帕、2-3秒的状态。
3.吸塑油在印刷时应尽量原液使用,且在不影响上光性能的条件下,上的厚一点。切记,吸塑油必须充分干燥,避免粘连。
4.油墨必须选用不含蜡、硅和其他助剂。
上光基础知识——上光(油)分类及使用一.按上光方式
1 单机上光(上光机)
2 联线(机)上光(印刷机组+上光机组)
通常联线上光的机器有:三菱、海德堡、曼 罗兰。一般来说,上光机组比印刷机组矮一点,也有的两者高度一样。
二.按上光油性质
1.
紫外(UV)光油— 光亮度好 ,不利于环保固含量可高达99%以上;完全依靠紫外线干燥;干燥速度主要取决于光源强度、照射时间。另外要注意灯管的功率及使用寿命,以保证干燥的正常进行。如何调整紫外光油的粘度加入酒精可降低其粘度,但不利于干燥
加温,通常通过上光机的加温装置来进行,但有些上光机上可能没有加温装置不同紫外光油的区别
气味、光亮度、耐磨性、平整性、涂布量一般UV 上光之前需要打底(即上光之前先上一遍水性上光油),以增加牢固度(附着力)和耐磨性。打底可用普通水性上光油,若使用专用的打底光油效果更好。 在烟盒包装方面,UV 上光使用普遍,尤其最近几年有上升趋势。通常用 UV油墨印刷,然后上UV光油。若用普通油墨印刷,干燥速度会明显变慢且可能会出现油墨与上光油附着不良(即上光涂层脱落)的现象。
2.溶剂型(油性)上光油 — 成本低,有安全隐患。这里的溶剂通常是指酒精或其它醇类物质。通常这种上光方式的气味稍大,效果不错,成本较低。但安全隐患大,因为上光过程中的高温可能会引起酒精的爆炸。
上光后可压光,以提高印刷品表面光亮度和平滑度。
由于成本高,通常不适于联机上光。
3.水性(水基)上光油 — 环保,安全,干燥简单
按上光效果通常分为高耐磨,高亮光,亚光(含消光剂),压光镜面,吸塑(电池、牙刷包装盒)
4.罩光油 — 不需上光机,局部上光方便
其组成类似于油墨,使用时可以象油墨一样印到纸上去;局部上光相对方便。
三.按上光的部位
1.满版上光
目前,上光产品中有80—90%是满版上光这种上光相对来说操作简便
2.局部上光
联机上光可通过刻橡皮、挖衬垫的方法(凸版印刷的原理)来实现局部上光,也可以在类似于凹版印刷机的涂布机上通过做版的方式来实现,而在三辊式涂布机上无法实现局部上光。
四.其它
通常上光是在合成纸上完成的,而铜版纸上很少。商业轮转领域有铜版纸上光的例子:在印刷完毕收纸之前,要先上硅油(可用水稀释),然后上光。上硅油是为了消除静电,同时可增加印刷品的光亮度。若仍无法完全消除静电,可通过适当提高空气湿度的方法来解决。
上光基础知识——上光及上光设备
1.上光就是在印刷品表面涂布(或喷、或印)上一层无色透明的上光油,经流平、干燥、压光以后,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透明亮光层。
上光加工通过上光油在印刷品表面的流平成为光滑的表面,从而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增加印刷品表面平滑度,使之呈现更强的光泽;
保护印刷图文表面。

  • 上光工艺
    上光的工艺流程:
         涂布—— 流平—— 干燥—— 压光
    上光工艺的分类:
         按上光方式分为:脱机上光和联机上光
    按产品不同分为:全幅上光、局部上光、消光和艺术上光
    按印刷品输入方式分为:手工输纸和自动输纸
    按上光油不同分为:氧化聚合型、溶剂挥发型、光固化型、热固化型

  • 上光设备
    上光设备的种类和特点:
         按照加工方式的不同,上光设备分为两类:一类是脱机上光设备,即印刷、上光分别在各自的专用机械设备上进行。另一类是联机上光设备,即将上光机组联接于印刷机组之后,印刷完毕立即进入上光机组上光。其中脱机上光设备又可分为普通和组合式两种。
    普通脱机上光设备指的是上光涂布机和压光机两种单机,加工时先在涂布机上涂布上光油,干燥后再在压光机上压光。组合式脱机上光设备是由上光机、压光机等组成的上光机组

2.不同上光设备的区别
以上三种设备的区别在于:普通脱机上光机组生产组织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少,使用灵活,但生产效率较低;组合式脱机上光设备可以根据印刷品工艺性质的需要,形成不同的组合形式,能连成整体工作,也能分别独立工作,使用灵活,操作方便,是理想的上光设备;联机上光设备速度快、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减少了印刷品的搬运,克服了由喷粉引起的各类质量故障,但联机上光对上光技术、上光油、干燥源以及上光设备的要求都相当高
上光过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 膜面出现条纹或起皱
    上光油的粘度高,来不及流平,易出现条痕。可根据印刷品的不同适性,选用流平性、润湿性好的上光油;或加入适量稀释剂,降低上光油的粘度。如果因为涂布量过大,可以通过调整使涂布量降低;有时是上光油对印刷品表面墨层润湿性不好,影响干燥成膜的平滑性,或上光油的流平性差,工艺条件与上光油适性不匹配,可选用其它种类的上光油或改变工艺条件,使其与上光油性能相匹配。

  • 印刷品相互粘连
    上光油中溶剂的挥发性不好,涂料的干燥性能不良,可考虑改用挥发速率高的溶剂或更换上光油种类;也可能使涂布膜层太厚,涂层内部的溶剂未完全挥发,残留量高,可减少涂布量,减薄膜层厚度;或者是上光涂布或压光中工作温度低,干燥时间短而使涂层干燥不良,可提高上光涂布和压光中的工作温度,降低机速,使涂层彻底干燥。

  • 成膜膜层光泽度差
    如果是上光油的质量问题,则应多考虑按工艺及经济要求改用质量较好的上光油;若是涂层太薄,涂布量不足或上光油浓度小,在粗糙度高、吸收性强的印刷品表面不易填平补齐,则应加大涂布量,提高涂料浓度,或在加工前先上一层上光底胶,再进行上光涂布;也可能是上光涂布干燥和压光时的温度偏低,压光压力小,则操作中应调整工艺参数,提高温度,加大压力;还要估计到是设备本身原因,如果因为压光钢带磨损,光泽平滑度下降,这就要修理改善压光钢带表面状况。

  • 压光后印刷品空白部分呈浅色部分,而浅色部分变色
    上光溶剂对油墨层有一定溶解作用,这要更换上光油种类或改变溶剂成分;若是油墨干燥不良,墨层耐溶剂性能不好,就要改善油墨干燥情况,等油墨干燥后再上光涂布,减少上光油中对油墨有溶解作用的溶剂用量;涂层干燥不彻底,膜层内溶剂残留量高,则要提高上光涂布时的干燥温度或降低机速,延长干燥时间,降低涂层内部溶剂残留量。

  • 涂层不均匀、有气泡、麻点等
    上光油表面张力值大,对印刷品表面墨层的润湿作用不好,应降低其表面张力值,改善涂料对油墨层的润湿性能;涂料中的溶剂挥发不良,涂层内溶剂残留量高,可改用挥发速率高的溶剂或使涂层彻底干燥后再压光;也可能是上光涂布中机速过快,干燥温度低,使涂层干燥不彻底,溶剂挥发不完全,就应调整上光涂布的工艺条件;印刷品表面的油墨层也会产生晶化现象,这要采取有效措施,如除去墨层晶化面的油质或进行打毛处理,改善上光油对墨层的润湿作用,以减弱或消除墨层晶化对上光涂布的不良影响。

  • 膜面起泡
    在压光过程中,压力过大,压光钢带温度过高,使上光膜层局部软化,这需适当降低压光的压力和温度;也可能是上光油与压光工艺条件不匹配,使印刷品表面的上光层冷却后,同上光带的剥离力差,需改变工艺条件,使其与上光油相匹配,降低压光机速,改善上光层同上光带之间的剥离力。

  • 压光中,印刷品与上光带之间粘附不良
    涂层太薄,应增大涂布量;上光油的粘度太低,要提高上光油的粘度值;再就是压光的压力太小,压光温度不足,要提高压光温度,增加压光压力。

  • 印刷品压光后,表面易折裂
    温度偏高,使印刷品再压光过程中脱水过多,含水量降低,因而纸张纤维变脆,应降低压光的工作温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印刷品中一定的水含量;压光中压力过大,使印刷品的延伸性和可塑性降低,韧性变差,可减少压光中的压力;若因为上光油的后加工适性不良,则应重新选择后加工适性较好的上光油;后加工工艺条件选择不合适,可调整后加工工艺条件,使其与印刷品压光后的适性相匹配。

压光后两侧膜面亮度不一致
压光中,上光带两侧压力不相等,或上光带两侧磨损不一致,应调整上光带两侧的压力使之相等,调整热压辊与传输辊的平行度,使上光带两侧张紧一致,磨损均匀;也可能是上光油两侧厚薄不均匀,这就要调整上光涂布机构,检查计量辊与涂布辊之间的平行度和间隙,使两侧涂层厚度尽量一致。
UV PS版的基础知识
可使用与普通PS版相似的曝光及冲版工艺,但曝光时间及药水浓度应注意调整。

  • 冲版完成后,必须烤版,在2500C温度下烤15分钟左右。

  • 检查UV灯管的功率是否合适:过低会不干,过高易脆裂(应以1500瓦的灯管曝光后印刷为宜)。

  • 富士 UV PS版厚度为 0.3mm(标注),实际厚度为0.24 mm,故应调整印刷机压力(可加衬垫),印刷压力应由普通印刷(6-8mm)调至适合UV印刷(3-4mm)。否则易上脏,并且影响耐印率。

  • 在不曝光的前提下,UV PS版可保存2-3年,烤版后耐印率为40万左右。

  • 需专用的橡皮布(UV橡皮布),因为普通橡皮布易被UV洗车水和UV油墨腐蚀。

印刷完毕后用专用UV油墨清洗剂清洗。
润版液(水斗液)基础知识

  • 润版液的主要作用:
    -在印版空白部分覆盖一层薄而均匀的水膜,防止油墨向空白部分铺展
    -补充版面亲水层
    -控制版面温度,防止机器过热及油墨过稀

  • 目前常见润版方式:
    -水绒套
    -酒精(乙醇或异丙醇)
    -减酒精
    -免酒精

  • 酒精润版液:
         1.润版液添加剂(用量通常<5%+酒精(建议10%-15%+
         2.酒精的作用
    -酒精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润版液表面张力,有利于润版液与印版亲和,同时能降低润版
    液用量;挥发快,带走大量热量,降低版面温度
         3.润版液的pH酸碱性
    -建议在4.8-5.5之间,偏酸性
    -过低,腐蚀印版和机器,油墨干燥变慢
    -过高,引起油墨乳化,版面上脏,破坏印版图文部分
         4.润版液的电导率润版液的导电能力,与印版的亲和能力

水墨平衡控制(水分过大的表现):
-印刷品墨色浅淡,即使增大墨量,墨色也不及时加深
-墨辊存积墨量增加,油墨颗粒变粗
-印张正反面水量不均匀,纸张卷曲,不易套准
-墨膜表面滞留水分过多,墨铲刮墨时有水珠,加入墨斗的油墨不易搅拌均匀,传墨辊打滑
-橡皮布拖梢处有水分粘留,滚筒两端有水珠滴下
-印刷中断前后,印品墨色深浅反差大
-停机后版面不干
洗车水基础知识
1.
跟汽油比较
  

  
  
汽油
  
  
洗车水
  
  
成本
  
  
3/
  
  
25/
  
  
用量
  
  
一台对开四色机一次需3-5升,取下限3
  
  
一次需200-500毫升,取上限500毫升
  
  
费用
  
  
一次洗车约9
  
  
一次洗车约12.5,但可稀释
  
可见,分别用汽油和用洗车水清洗机器在费用上大致相当。
2.
清洗效果
汽油能清洗掉油墨中的连结料,而对颜料、桃胶、无机盐类、纸粉、纸毛等无洗涤作用。这些物质会逐渐渗入胶辊、橡皮布的毛细孔,从而导致胶辊和橡皮布传墨性能的下降;洗车水能同时洗去胶辊和橡皮表面油性和水溶性的污垢。
3.
3.安全性能-闪点
汽油的闪点约210C,低于400C,必须用铁桶包装而不能用塑料桶,以保证运输安全;印刷车间室温通常为20-260C,用汽油清洗机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洗车水的闪点通常高于400C。
4.对胶辊及橡皮使用寿命的影响
长期使用汽油清洗容易造成胶辊和橡皮的收缩或膨胀,会对印刷质量和胶辊、橡皮的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洗车水专门针对胶辊和橡皮清洗设计,不会造成橡胶的收缩或膨胀。
油墨基础知识
1.油墨质量评判标准
-干燥速度
-高速适性
-光泽度
-耐磨性
-颗粒大小及均匀程度
-不易乳化
-润版液适应性
-重金属含量
2.油墨的粉化和透印
粉化现象主要发生在用涂料纸印刷的时候
透印现象主要发生在用非涂料纸印刷的时候
解决方法:
提高油墨粘度,加快油墨干燥速度,适当减小印刷压力。
4.
油墨雾散(飞墨)的解决
- 适当降低印刷速度(单位时间内断裂几率减小)
- 保证印品质量前提下,适当减小油墨厚度(墨量小)
- 同一温度下,适当提高空气湿度(电荷少)
- 存放过一段时间(比如3个月以后)的油墨(连结料和颜料的润湿性提高)
5.
4.油墨的干燥及印刷品的背面蹭脏
- 影响干燥速度的主要因素:温湿度、
纸张及润版液的酸碱性、纸张吸收性、成品堆放高度
- 背面蹭脏的解决方法:
使用快干油墨
消除印张间的静电,防止印张过分接触
降低成品堆放高度,减轻压力
使用喷粉
印刷机维护和保养
墨辊(水辊)的清洗与保养
通常,辊子上的污垢分为三类:油墨;结晶化合物;釉化物。每种污垢产生的原因的不同,具体成分不同。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油墨
1.新鲜油墨
新鲜油墨由于停留在辊子表面时间不长,用洗车水可有效清洗掉。
2.半干油墨
半干油墨停留在辊子表面有一定时间,已经由固着状态向干燥状态过渡,并且有一部分已经进入到辊子内部的毛细孔,可用起积水(分墨辊用起积水和水辊用起积水两种)加以清洗。
3.完全干燥的油墨
比半干油墨在辊子上的附着力更强,且随着辊子的不断运转,进入到辊子毛细孔内部的部分更多,需用换色膏加以处理。
4.干燥很久的油墨
被称为死墨,需用死墨去处剂进行处理。
二.结晶化合物
结晶化合物主要是由于印刷用水硬度大以及一些纸张涂层中钙质沉积在墨辊及水辊表面形成的。使用水辊起积水可有效去处水辊上的结晶物,使用墨辊钙质去处剂可有效去处墨辊上的结晶物。
三.釉化物
长期运转的墨辊,表面会变得非常光滑,传墨性能随之严重下降(不下墨,不下水),导致印刷机无法正常运转。这时需要使用起积膏对其进行处理,以解除釉化表面。
橡皮布的保养
每次印刷完毕,可用洗车水清洗橡皮布;水辊起积水则可回复橡皮布凹陷部分、去处鬼影,还含有去处酒精残留物的成分;而墨辊起积水可用于清除橡皮上的油墨及其干燥剂;对于橡皮上已经干燥很久的死墨,可用死墨去处剂处理;无痕水则适用于清除橡皮上堆积的纸毛,还可回复橡皮弹性。
润湿循环系统的清洗
水墨平衡是印刷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 即润版液的使用过程中,水的大小即润版液浓度及用量方面受到更多的重视,而整个润湿循环系统的清洁却经常被忽略。由于润版液的循环使用,油墨、纸张以及其它一些化学用品中的成分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循环系统,长期下来会造成这些混合污垢的堆积(尤其是在管道内部),导致水箱浑浊及管道细菌滋生并散发异味,从而严重影响印刷质量。使用清水对循环系统加以清洗不能清洗彻底,建议使用专门的润湿循环清洗剂,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印刷机胶辊基础知识
印刷机上的墨辊主要是用来传输油墨的。为了使油墨在墨辊之间迅速而均匀地分布开来,印刷机上通常采用软质墨辊和硬质墨辊交替的方式配置,使相邻的墨辊产生良好的接触。
软质墨辊(通常称为胶辊),一般是用经过硫化的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明胶以及聚氨酯等高聚物制成的;硬质墨辊(通常称为金属辊),一般用铁、铜等金属材料制成。胶辊和金属辊本身都有良好的亲油性,从而保证油墨在其表面很好地润湿并附着,这是保证油墨在墨辊之间转移的前提。
胶辊的制造工艺
-主要原料:高分子聚合物、硫化剂、增塑剂、填充剂、促进剂
-主要工艺流程及作用:
混合——过滤——固化处理——研磨——抛光
1.混合: 控制各成分的含量、热烘温度等,使硬度、成分稳定。
2.过滤: 使胶体均匀、无杂质。这一点对于高速印刷机尤为重要:
在高速运转中受力均匀,传递能量均匀
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膨胀或收缩时,仍能保持均匀一致,这样仅依靠调节就可减轻或避免不利影响
3.固化: 通过加温加压及硫化处理,稳定赠速剂,使橡胶受外力时收 缩降到最小程度。将松软并有延展性能的化合物变成坚实,而又有一定柔软度的材料,从而更适合油墨的传递和转移。
4.研磨及抛光: 决定胶辊尺寸精度及表面积的关键,尤其是酒精水辊的弧度 处理。橡胶表面看起来是光滑的,但在高倍放大镜下,有很多细小的凸起和凹陷部分。这些凸起和凹陷的部分增大了胶辊的表面积,使得其具有优越得油墨转移、传递性能。
此工艺要求恒定温度:
温度过高,表面易炭化,短时印刷就会出现掉皮现象。
温度过低,局部易脆化,导致油墨转移性能下降。
胶辊的性能要求
-包容性-对水、墨的亲和能力
-弹性—是否能正确表现压力;弹性好的压力表现明显
-压痕反映-正确调校印刷压力的依据
-吸振性-防止上下跳动、共振(高速时)
-耐磨性-保持高表面积、防结釉的能力,并使包容性得以维持
-能量传递性能-确保自身不积存能量、不反射能量
-抗腐蚀性-良好的抗化学品性能,有助于延长寿命
-导电性-抗静电、不吸附油墨及纸毛
-传热性-延长自身寿命,减少调校压力的时间
- 耐高温-延长胶辊自身寿命(尤其对高速机)
胶辊硬度
胶辊硬度是胶辊性能的一个重要表现,具体表现如下:
- 松软-包容性好,弹性大,抗压能力强,吸振好,压痕反映好,对压力的调
节范围大
- 有一定硬度-不易受腐蚀及磨损,抗高温能力强,压力表现迅速
所以,胶辊硬度需要适中:
过软,防腐蚀能力差,易集聚能量
过硬,传墨能力下降,吸振性差,易逐渐破坏印刷机的精密设计
所以,需要根据适当的印刷压力及其它印刷适性选择正确的胶型和硬度。
:胶辊的压痕表现(压痕宽度-胶辊压力)

增加 50%的压痕宽度相对需要增加250%的胶辊压力
增加100%的压痕宽度相对需要增加750%的胶辊压力
-应尽量将胶辊压力调轻
橡皮布基础知识

  • 橡皮布质量的评判

    表层回弹性

    厚薄是否均匀

    抗拉伸性

    耐磨性

    背面防油防水性

    溶剂适应能力

    纸张剥离速度

  • 橡皮布的质量要求

    印刷条件对橡皮布的质量要求:柔软、抗压、抗拉、表面粗糙度、回复性、防油防水性

    印刷机对橡皮布的质量要求:速度、对纸张的释放性

橡皮布主要性能参数

表面粗糙度(μm);表面硬度(邵氏Shore A);厚度(mm)及厚度流失率(%);抗拉伸性;表层回弹性;耐印率

数据举例:表面粗糙度通常<10μm ;表面硬度通常在7882Shore A(太高印刷时容易出现鼓包杠子等,太低容易导致图文变形);厚度通常为1.681.72 mm(三层),1.951.98 mm(四层);厚度流失率一般<5%;耐印率一般在20万印以下。
橡皮布的使用及保存

衬垫厚度通常为0.35mm040mm,有的也可不加衬垫

不同机型对橡皮布两端铝夹要求不同

高档印刷品和普通印刷品最好用相应档次的橡皮

面对面,背对背,平铺存放

防光、防紫外线、防潮

自然存放,最好在一年内使用

保持20℃左右,低温易硬化,高温易发粘

避免接触臭氧及高压电

远离电磁场、静电消除器等

保持清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3-25 12: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4-6-17 13:23 , Processed in 0.0851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