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塑料凹印油墨的选择和应用

1 1876
   塑料凹印专色墨的调色与印品颜色的控制

    塑料软包装印刷品的颜色要求实物感强,对颜色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因此,油墨颜色的选择与调配非常重要。在印刷方式上,凹印属于直接印刚,它对色彩的还原、层次的再现是通过印版上网穴的深浅和大小来实现的,软包装实地印刷单位面积着墨量大都以3—5克/平方米之间。

    由于凹版滚筒造价较高并受工艺条件的制约,塑料凹印油墨的调色过程更为重要。当然,实际的调色技术多数受到经验和直觉的支配。随着调墨技术的进步,自动调色处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但在未普及之前手工调色仍然很重要。

    1.塑料凹印油墨的调色过程

    塑料凹印油墨的调色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是使用刮墨棒、刮墨刀或展色轮等手工刮样调色,待调整颜色接近于原稿或客户要求时再上印刷机细调。

    目前除专色油墨外,凹印的调色过程基本上是在装版低速套准后才开始的。它的依据是客户提供的标准样张和油墨厂家提供的油墨颜色指南。在分析原稿的颜色后,确定出原墨的种类,然后以确定出的原墨进行少量调配。每次开机打出样张后及时与标准样在标准光源下仔细核对辨别,若有差异再次调配,直到与标准样稿色彩相同。这就要求调色人员熟悉凹印工艺并有较强的颜色辨别能力,还要熟练掌握三原色油墨以减色法原理调色的规律。在调色过程中建立配色档案有很大的实用性,能够简化许多配色工作。

    2.调色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具体调色中,首先要会辨别出主色和辅色的合成比例。原色油墨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调配出不同的油墨呈色效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专用色墨的颜色是由颜色本身决定的,是很难用原色墨能调出来的,例如群青、金红等。

    2)两种颜色混合成所需要的颜色时,只有色环位置相近的颜色混合时才能得到鲜艳的颜色。例如要得到鲜艳的草绿色,应把青黄和草绿色混合起来。把鲜艳的中黄和蓝色混合时,得到的则是较暗浊的草绿色。需要把油墨调暗时,可加入补色油墨或直接加入黑墨。

    3)调配专色墨时,一般先选择与色标样本最接近的颜色,把它作为基色,再掺人少量其它色混合而成。若用几种油墨调色时,应尽量利用颜色接近的定型油墨为主进行配色,并且先混合量多的有色油墨。为了得到要求的颜色,最理想的是在必要的范围里用尽量少的几种油墨混合就能得到所需要的颜色。配色使用色墨越多,所配制的油墨明度和纯度越差。

    另外在刮样对照中应注意:(a)墨膜在于燥前后的色彩有差异,只有墨膜干燥后,检验的结果才准确。(b)调配专色油墨所用薄膜要与印刷用薄膜保持一致,避免由于承印材料不同而造成的颜色误差。(c)小样调色时要注意其粘度较大对颜色带来的影响。

    4)在调配油墨时,要正确利用互补色。在调配间色油墨或冲淡原色墨时,应避免补色油墨的混入,以免油墨的色泽变暗。而在调配油墨时出现色偏或着需要由一种色偏改变为另一种色偏时,则可以利用其补色来校正。例如:调成的油墨黄味太重时,可加少许紫蓝色调的油墨来校正;兰味太重时,可加少许桔黄墨来校正。红味太重时,可加少量蓝墨来校正。另外黑色不纯,可加少量青墨;银墨使用较长时间后变暗发黑,可加少量白墨纠正;青金中加少量黄色或品红色墨可呈现金黄、金红效果;青色过浅可加少量品红色墨等。

    5)调制淡色油墨时,应以白墨或冲淡剂为主逐步加入色墨并从墨膜透光程度判断白墨或调墨油(冲淡剂)所占的基本比例。

    6)调出符合颜色要求的油墨后,再调整油墨的工作粘度和干燥性能等,然后上机进行印刷追色。在追色过程中逐步调整和确定油墨配方中各色油墨的比例。

    7)要特别注意油墨的着色力。如果所用油墨浓度不够、不论怎样调配,也难以达到标准颜色浓度。在印刷过程中需要降低油墨浓度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在油墨中混入冲谈剂,它具有一定的透明度,适合油墨的多色叠印。
    (2)在油墨中混入白墨,具有很强的遮盖力、印出的图案鲜艳、丰满而明亮。常用于实地印刷。
    (3)在油墨中加入稀释溶剂,油墨粘度降低后,油墨的浓度也随之降低。

    3.印品颜色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印刷打样一定要在正常印刷条件下进行,否则在追样时就会造成困难。例如,印刷打样时刮刀离压印线太近,则在正式印刷出现与刮刀有关的故障时就难以处理或调整。如果印样是在刮刀离压印线较远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正式印刷时,有些浅层次的地方就很难转移油墨,在印品上就会产生花点,当缩短该距离试图消除这些花点时,墨色肯定会发生变化。由于凹版的特性决定了不同的印刷速度和压力下印制出的印品颜色深浅不同,所以在低速下调配好的油墨必须要待印速开到日常车速后再次打样与原稿核对,以免存在色差,造成浪费。
    2)印刷颜色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多种颜色的混合效果。在具体操作时,先要准确地判断是那一种颜色发生了变化。注意不要光顾凋整某一局部颜色,而忘记顾及其相互关连的颜色变化。
    3)观察印样颜色时,最好在标准光源下进行。有时颜色即使在普通光照下看上去相同,但在另外一种光源下看上去却不一致,因此应选用标准的光源进行观色或比色。在打样或更换油墨批次日寸尤其要注意油墨的同色异谱现象。
    4)在印刷工艺中,如何使一批印刷品或几批印刷品的墨色保持一致是—个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一个重要的难题。生产过程中,墨膜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工作墨的浓度和转移率。对特定的基材和特定的工作墨来说,工作墨的浓度是相对固定的,转移率取决于粘度、工作墨的干燥性以及版面网孔的状况等因素,同时还受到印刷速度、印刷压力、刮刀压力、刮刀位置、刮刀角度及环境条件(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这里需要指出得这些条件变化时对印刷品的高光、暗调、中间调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印刷过程有时情况不会总是理想状态的,有些因素必须调整并在通过这种调整后来达到新的平衡。在粘度发生变化、更换刮刀、改变速度、添加补充油墨、添加溶剂时,墨膜的颜色一定会发生变化、所以要对照色样确认后再开始作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1-12-16 17:4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1 条回复!
慢慢学习中
发表于 2013-5-12 10:0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 支持 |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5-8-7 05:13 , Processed in 0.11872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