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气调保鲜技术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

0 1096
    一、气调保鲜技术

    果蔬收获后,靠消耗体内营养进行呼吸,其呼吸强度直接影响其新鲜度,因此抑制呼吸,通过对贮藏环境中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乙烯浓度等条件的控制,实现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减缓新陈代谢,减少腐烂及病虫害,减少水份丧失,最大限度地保持果蔬产品的新鲜度和商品性,延长贮藏期和销售的货架期。

    果蔬的贮藏保鲜方法很多,主要有:简易贮藏,通风库贮藏,辐射保鲜,化学保鲜,冷库贮藏及气调贮藏等保鲜方法。简易贮藏,通风库藏设备简单,投资少,但贮藏效果差,贮藏期短,腐烂损失大。辐射及化学保鲜在部分水果上有一定适用性,一般应与冷藏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保鲜期,但存在辐射及化学残留污染问题,不是所有蔬菜、水果都能应用。冷库贮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贮藏,但贮藏期仍不够理想,不能减少病虫害及水份丧失等问题。气调贮藏是当今最先进的果蔬保鲜贮藏方法。气调贮藏的实质是在冷藏的基础上增加气体成份调节(空气中含有79%的氮气,0.03%的二氧化碳和21%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影响果蔬呼吸强度,氮气属中性气体对果蔬呼吸强度不影响)。气调贮藏在低氧(一般1~5%的氧气含量),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可以大大抑制果蔬呼吸,抑制有害菌繁殖生存,减少腐烂,保持果蔬优良的风味和芳香气味,抑制水份蒸发,保持果蔬新鲜度,而且还可抑制酶的活性,抑制乙烯产生(果蔬贮藏中自身会产生乙烯气体,乙烯又促使果蔬加快后熟和衰老),延缓后熟和衰老过程,长期保持果实硬度和新鲜,延长贮藏期和货架期。

    气调贮藏具有以下特点:

    ①很好地保持原有的形态、质地、色泽、风味、营养(色泽艳丽,果柄青绿,外观丰满,与刚采收时相差无几)。

    ②果肉硬度高于普通冷藏。

    ③贮藏时间长(蒜苔240~270天,苹果180~240天,梨、猕猴桃150~210天,葡萄60~90天,枇杷、嫩玉米棒30~60天)。

    ④减少贮藏损失(抑制呼吸,减少蒸腾作用,明显降低了损耗,气调损耗<5%,普通冷藏损耗15~20%)。

    ⑤延长了货架期。由于气调保鲜贮藏长期受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的作用,当解除气调状态后,果蔬仍有一段很长时间的“滞后效应”或休眠期。气调保鲜贮藏的货架期是普通冷藏的2~3倍。

    ⑥有利于开发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果蔬所接触到的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分,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完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⑦有利于长途运输和外销。

    ⑧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气调贮藏具有贮藏时间长,贮藏效果好等许多优点,从而可以使许多果蔬品种能够达到季产年销,给生产者和经营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果蔬保鲜在果蔬菜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水果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地域性强,鲜嫩易腐,给贮藏运输,销售环节带来极大的困难,造成旺季滞销,售价低,腐烂损失严重,淡季供应数量不足,售价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通过贮藏保鲜可以使种植者或销售商延长销售时间,以达到比较满意的产品销售价格。1999年我国果园面积已达866.7万公顷,总产量达6237.6万吨,占世界水果产量的14%,其中苹果和梨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柑桔产量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列世界第三位。1999年我国水果产业产值为1000亿元,成为我国种植业中位列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产业。近几年来我国水果产量迅速增加,然而,果农的收入并没有和产量的激增成比例地增加,其原因是水果产量增加后,而保鲜及加工落后,水果收获期集中,出现卖果难,售价低,腐烂严重,果农经济损失惨重。发达国家蔬菜水果产品损失不到5%,据统计,我国蔬菜、水果损失达25~30%。如果我们运用保鲜技术使产品贮藏损失降低一半,每年即可减少500多万吨水果和3000多万吨蔬菜的损失。

    农产品的保鲜和加工是农业生产的继续,是农业生产中的“二产经济”,发达国家把产后贮藏加工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的30%用于采前,70%用于采后。意大利、荷兰农产品保鲜化率为60%,日本大于7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之比,美国为3.7∶1,日本为2.2∶1,而我国仅为0.38∶1。我国农产品目前绝大部分由产地以原始产品(采收后的初级产品)的形式卖出,而农产品的附加值大都难以体现。据统计,发达国家农产品的产值70%以上是通过产后处理(贮藏保鲜加工)来实现的。发达国家以雄厚的资金能源和工业化手段做后盾,很多农产品收后进入气调贮藏冷链(从农产品收获后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基本上都置于低温条件下)保鲜,极大地保持了农产品的新鲜及质量。

    三、气调贮藏国内外发展概况

    蔬菜、水果作为一种鲜活品,具有易腐烂性强,生产集中的特点,必须依赖于包装,贮藏保鲜和加工。果品采摘后,若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就会严重影响其质量。采后在常温下存放一天,相当于在冷藏条件下贮藏20天的质量下降。在发达国家,每个生产者都拥有相当能力的气调库,水果采后基本上都能做到立即预冷,然后分级包装进入气调库或冷藏库贮藏,运输和销售也都采用冷链形式,这就极大限度地保持了果品质量,延长了果品的贮藏和销售期。气调库用于商业贮藏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史,某些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普及,在冷藏库中气调库所占比例为:美国达75%,法国40%,英国约30%。目前世界气调库贮藏中,应用最多的是苹果,但大量的研究不断证明了气调贮藏的巨大优越性,并已扩大应用于其他许多商品。我国目前的贮藏能力只有水果总产量的19%,比国外贮藏技术及设施都很落后,大多仍是简易贮藏、冷藏量很低,气调贮藏技术起步较晚,在商业上应用也仅是近几年的事。北方苹果产区应用较好,相继建设了一些气调库,贮藏苹果、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四川几乎还没有规模化的气调库投入使用,我国气调贮藏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气调贮藏工艺及设备技术复杂,投资相对较大,而我国农产品的普遍档次低,销售价格偏低,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农产品消费还没有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另外,气调贮藏缺乏相应的研究示范投入,由于果蔬品种多,各类产品因产地气候,品种类型的差异,它的耐贮性和气调成份差异也比较大,如蒜苔、梨等,全国各地不同品种,耐贮性差异比较大,其贮藏工艺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及中试示范,加之我国果蔬生产规模小,生产分散等条件,限制了先进设备及工艺在果蔬保鲜加工上的应用。但随着我国WTO的加入,国外优质农产品的进入以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产品消费从数量型逐步向质量型转化,采用先进的果蔬保鲜手段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1-12-14 20:0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4-6-14 16:02 , Processed in 0.0681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