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蒸煮型,醇,酯溶型良好柔韧性耐热性用于无苯化环保聚氨酯凹版印刷油墨的油墨连接料

0 1352
聚氨酯油墨连接料均不含苯类有毒溶剂,产品符合ROHS、EN71-3、ASTM F963-07、2005/84/EC等相关国际标准,广泛应用于配制无苯的环保型凹版印刷油墨。
星辉系列聚氨酯油墨连接料产品品种,涵盖了制造中、高档次的通用型、耐高温蒸煮型以及绿色环保的无苯、无酮醇溶型凹版印刷油墨所需各类型聚氨酯油墨连接料,是广大油墨生产厂家制造高性能、环保型的绿色油墨需要的理想连接料。
一、产品技术规格: 执行标准:新辉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企业产品标准
型号 XH-IBPU3088CL XH-IBPU3088EL XH-IBPU3588A XH-PU301 XH-PU302 XH-PU303 XH-PU306C XH-PU450C XH-PU601
外观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粘稠液
固含量(%) 30±2 30±2 35±2 30±2 30±2 30±2 30±2 45±2 60±2
粘度(mPa.s25℃) 600-1800 1000-1800 1000-1800 600-1800 800-1800 800-1800 600-1800 1500-4000 500-2500
抗冻性(℃) -10
性能 蒸煮型 醇、酯溶水煮型 蒸煮型 蒸煮型 蒸煮型 醇、酯溶水煮型 醇溶型 醇溶型 表印
醇、酯溶型
二、推荐用法:
1、 树脂的溶解与稀释:星辉系列聚氨酯油墨连接料主要溶剂以丁酮、乙酸乙酯、异丙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为主,用户使用该系列产品配制油墨时,除了使用酮类、酯类、醇类等常用有机溶剂外,可根据不同需要,在油墨中加入适量溶解度好、挥发速度适中的中沸点溶剂,如甲基异丁基酮、乙酸正丙酯、丙二醇甲醚等有机溶剂,对油墨体系的溶剂溶解参数,挥发速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进一步改进油墨体系的综合性能。
2、 星辉系列聚氨酯油墨连接料对氯醋树脂、醛酮树脂、NC等多种树脂及纤维素均呈现较佳的相溶性,为了提高油墨的综合性能,上述的树脂及纤维素在油墨配制中经常与聚氨酯树脂配合使用,并作为颜料的研磨媒介,建议用户于使用前须做细致的材料试验,以确保树脂或纤维素在油墨溶剂中有很好的相溶性,以及树脂与树脂之间具有有较佳的相溶性。
3、 为了提高油墨体系对颜料的润湿分散性,加速油墨初始物理干燥性,使用星辉系列聚氨酯油墨连接料配制通用型的酮溶聚氨酯凹版里印油墨,建议用户在油墨中加入油墨配方总量的2.5-3.5%的含羟基三元共聚氯醋树脂。
4、 由于聚氨酯树脂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它适合用于配制柔软性版,凹版醇溶里印,表印油墨,为了提高油墨的表面光滑度及油墨的干燥性,用户可在配制油墨时加入适量的硝基纤维素,同时可根据需要加入配方总量的1-2%的环保型增塑剂配合使用;当硝化棉使用量较大时,可加入专用的环保型抗黄变剂(硝化棉总量的1-2%),硝化棉通常先溶解在相应溶剂中,颜料必须充分分散在硝化棉溶液中。
5、 为了提高醇溶油墨对基材的附着力、光泽、使用星辉系列醇溶型聚氨酯油墨连接料配制醇溶油墨时,用户可在油墨中加入配方总量的2-5%醇溶的醛酮树脂与NC配合使用(由于醛酮树脂耐水解性相对较差,对于配制具有较高耐水解性要求的油墨不建议使用)。
6、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墨的附着力、耐温性及抗化学性,使用星辉系列油墨连接料配制醇溶凹版油墨时,用户可在油墨中加入配方总量的1-2%的钛酸酯偶联剂(或硅烷类偶联剂)。
7、 为了改进油墨体系的爽滑性,经常在油墨中加入一定量聚乙烯蜡(蜡粉或蜡液)。
8、 由于聚氨酯树脂为极性材料,用星辉系列聚氨酯油墨连接料配制的凹版油墨用于非极性的PP, PE印刷基材上,为了提高油墨对PP,PE基材附着力,需添加油墨配方总量的0.5-1%的PP或PE附着力促进剂。
9、 星辉系列聚氨酯油墨连接料具有极佳的流动性,配制较高粘度用于低速凹版印刷油墨,用户可添加适量油墨专用膨润土或其他聚氨酯油墨专用流变剂。
10、使用星辉系列聚氨酯油墨连接料配制的油墨,可以在很宽的色料范围制造各种印刷油墨,并具有极好的稳定性,但我们建议用户对使用的颜料都进行单独试验。
11、为了获得油墨体系优秀的粘着强度和耐热性,可根据需要加入油墨总量的3-5%的XH-K50A专用交联固化剂。
12、虽然星辉系列聚氨酯油墨连接料具有较佳的耐温性,但由于各油墨生产厂家的生产条件不同,所配制的油墨的耐温性能存在差异。因此,本司的星辉系列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耐温性能只作为用户的推荐性参考使用指标,用户在使用时必须根据自身产品的特性,通过反复严格测试以确定其油墨产品的实际耐温指标。
三、贮存:
本产品为易燃,易爆物品,应密封放于阴凉、干燥、干净处,储运需注意隔热、防潮、防火。密封贮存期为一年。
四、包装: 18公斤/桶、 180公斤/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2-3-7 12:3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4-6-17 06:05 , Processed in 0.06832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