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9075DA/PU-9075B通用型复合粘合剂
一、应用范围及特点:
Pu-9075D型高固含量,低粘度。对薄膜的浸润性好,涂布加工性能极佳、很好的流平性,有非常好的剥离强度和较高的透明度。特别适合中高速干式高固体含量复合。复合真空镀铝膜效果很好,不易出现白点和镀铝膜转移。
产品适应范围:适合BOPP 、PET、CPP、PE、AL、PA、VMPET、VMCPP等薄膜的复合。
卫生规范
GB9685-200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使用卫生标准》
GB15193-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二、物性
项目 | PU9075DA | PU9075DB | 外观 | 无色透明或淡黄色 | 无色透明或淡黄色 | 固含量(%) | 75±2 | 75±2 | 粘度(Mpa.s/25℃) | 2000±500 | 2000±300(20℃) | 溶剂 | 醋酸乙酯 | 醋酸乙酯 | 配比 | 5 | 1 |
三、稀释剂
本粘合剂使用的稀释剂为醋酸乙酯。复合质量要求高的复合膜时,溶剂含水量不得超过0.02%,醇含量不得超过0.02%,醋酸含量低于0.005%。
四、使用方法
标准配比(重量比):pu-9075DA:pu-9075DB=5:1,如果要求较高的剥离强度,或复合环境条件比较潮湿,可以适当提高固化剂用量即PU-9075DA:PU-905B=1:1.2。
上胶量:干式复合加工时,工作浓度为25%~40%,干胶量重量为1.5g/㎡~4.5g/㎡。根据上胶量适当调整上胶网辊的深度,经验公式:u=5W/N其中u表示涂胶辊网眼深度,W表示上胶转移率,N表示所配胶液浓度,具体的上胶量视基材结构及使用要求而定。
复合:在复合时,热鼓温度一般控制在50℃~70℃之内,透明薄膜宜在50℃~60℃,其他材料为60℃~70℃,为促使涂有胶粘剂薄膜上的溶剂挥发,可适当调整风量、风速及温度等。干燥装置内为三至四阶段,50℃~60℃~70℃~80℃的梯度温度,残留溶剂允许最大值10mg/㎡。
复合压力及温度:在不损坏薄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高复合压力及热鼓温度。
u 熟化:本品是二液反应型粘合剂,制品需要送入熟化室在50℃±5℃温度条件下,熟化24~48小时。
五、标准匹配
使用醋酸乙酯溶剂,稀释到固体含量标准25%~40%。
胶粘剂稀释计算公式:
稀释
主剂量*主剂固体含量(%)+固化剂量*固化体含量 —(主剂量+固体剂量)
剂量
操作时胶粘固体含量(%)
标准配比及溶剂稀释参数表。(见下表)
工作浓度(%) | PU—9075A(kg) | PU9075B(kg) | 稀释剂(kg) | 40% | 5 kg | 1 kg | 5.3 kg | 35% | 5 kg | 1 kg | 6.9 kg | 30% | 5 kg | 1 kg | 9.0 kg | 25% | 5 kg | 1 kg | 12.0 kg |
六、注意事项
干式复合用加工薄膜经过电晕处理使其表面张力达到38达因/厘米以上,最好在40~42达因/厘米。
薄膜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某种添加剂,它可能对复合强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即复合后一段时间,复合强度大大降低。尤其是爽滑剂,抗静电剂等。因此在使用前应对复合薄膜进行实验。合格后进行生产。
上胶量的多少由网辊深度及工作液浓度决定,一般使用浓度为25%-40%之间选择,最佳使用浓度为30%—40%,该产品特别适合中高速机上胶,高浓度涂布。
配料后的胶液务必当天用完。对使用后的容器内的残液原则上不能使用,若剩余残液过多,可用溶剂稀释数倍,封存于冷暗处,次日可作稀释剂分批少量掺入新配的胶粘剂中使用。如剩余胶液己变浑浊或有明显增稠现象,则不能使用。
胶液中切忌混进有活性氢的溶剂,如水、酒精、胺等。
本胶属易燃危险品,使用时应予注意。
本胶容易吸潮变质,须密闭存放干燥阴凉处,主剂贮存期为一年,固化剂十个月。
七、包装
PU9075DA:20Kg/桶 PU9075B:4Kg/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