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PP论坛 登录
 找回密码
 入驻PP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包装后放置过程中涨袋(失真空度),是什么原因!

1 1676
1.现象
包装好的袋子,放置两个星期后,包装袋内的气穴数量明显增加,真空度明显降低。
2.原因
如果涨袋是普遍现象,则可能原因如下:①包装袋的阻隔性不足;②真空包装后,产气菌在发生作用。③杀菌不彻底。
我们通过简单的对比试验,即可判断是否是包装袋自身的阻隔性不好!如装大米,如果放置一段时间(二星期)后真空度保持良好,则说明包装材料的阻隔性不是出现涨袋的主导因素。
实验证明:当包装袋内的氧气浓度≤1%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就急剧下降;氧气浓度≤0.5%,大多数微生物将受到抑制而停止繁殖。(注:真空包装不能抑制厌氧菌的繁殖和酶反应引起的食品变质和变色,因此还需与其他辅助方法结合,如冷藏、速冻、脱水、高温杀菌、辐照灭菌、微波杀菌、盐腌制等才能取得无菌效果)。
杀菌不完全,往往造成微生物超标。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杀菌工艺不合理,杀菌的温度、时间存在偏差;二是,操作不当或操作失误造成质量不稳定。
导致食品杀菌偏差的原因:①设备、仪表方面造成的偏差:杀菌锅未按技术要求规范安装,热分布不均匀管道系统漏水、漏汽、漏气或堵,锅门或者锅体泄漏,锅体保温层残缺不全,导致温度不均匀蒸汽、压缩空气、自来水等低于使用标准;水银温度计损坏或者显示不准确,自动温度记录仪失灵或指针的弧度与记录纸不啮合,或显示的温度波动范围超过水银温度计;②产品方成造成的偏差:杀菌初温低于工艺要求,最大罐装量超过规定,产品PH值超过规定范围,生产线或配方的改变,装笼方式的改变,使罐头重叠排列或垫板使用不当超过了最高的水分活性;③操作方面的误差:罐头封口到杀菌停留时间超过工艺规定,使初菌数增加;排气操作未能同时满足工艺规定的温度和时间的要求;杀菌的温度和时间低于工艺允许的范围。
3.案例(引用)
再如《食品质量与安全案例分析》P114“5.5真空包装水煮菜霉变”的例子:
软包装水煮蔬菜(内容物包括:蕨菜、山芹、笋、胡萝卜、蘑茹等),PH值4.2-4.4。现象:产品固形物发霉,用手轻轻触碰内容物软化,摇晃则变成果蔬汁原浆的样子,但没有涨菜袋现象。取样分析,发现有大量霉菌存在,而这种霉菌只要加热到70度以上就会被杀死。
引起微生物超标,导致杀菌不彻底的原因:①现场管理,如原料在挑选后存放时间过长,而且流水漂洗随意性很大。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之间,暴露在空气中的间隔时间过长;②一些产品的工程时间长,暴露在空气中可能会引起细菌滋生现象;③杀菌工随意操作,存在不及时杀菌的现象(有部分产品从真空包装后到杀菌的时间间隔过长,没有杀菌的产品在室温下如30度暴露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杀菌不彻底的现象;有缩短杀菌时间的现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分享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3 17:0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1 条回复!
我们通过简单的对比试验,即可判断是否是包装袋自身的阻隔性不好!如装大米,如果放置一段时间(二星期)后真空度保持良好,则说明包装材料的阻隔性不是出现涨袋的主导因素。
上面这句话不是很懂,能不能再解释一下?具体怎么对比?对比袋是什么状态,标准袋是什么状态,为什么?
发表于 2016-1-4 08:5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 支持 |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PP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板块

美图秀

热门活动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联系我们 ( 鲁ICP备17027311号-3

GMT+8, 2024-6-2 01:41 , Processed in 0.07034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