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论坛
标题:
双拉薄膜设备
[打印本页]
作者:
506617088
时间:
2012-11-27 11:24
标题:
双拉薄膜设备
本人刚入双拉薄膜行业不到一个月,据说今年薄膜行业不景气,今年国内有新上的线吗?大概有哪些厂家?
作者:
ltz0610
时间:
2012-11-27 14:34
回复
ppseven
的帖子
我猜是双向拉伸薄膜,反正我看到后第一反应是BOPP
作者:
Bruce
时间:
2012-11-27 15:34
一说双拉薄膜,一般指的是BOPP薄膜和PET薄膜吧,当然了,尼龙也是双向拉伸的,也得包含在内。其他的双向拉伸薄膜也有啊,比如BOPS薄膜,BOPE薄膜,这么一说双向拉伸设备的话,范围宽了去了,也不知道楼主是做什么薄膜的?
作者:
506617088
时间:
2012-11-27 16:24
目前只做BOPP,将来BOPET和BOPA都做
作者:
chentao2036
时间:
2012-12-1 09:02
聚丙烯薄膜制造行业进入门槛低,主要是靠规模效应形成的资金壁垒优势,行业周期性比较显著。其中,薄膜制造的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设备上,目前,中高端薄膜制造设备均被日本、德国和法国的几家巨头公司所垄断,平均4-5年设备就需要升级换代,导致国内各大薄膜厂商大规模引进新设备,因此,容易导致短期内产能快速增长,市场共给过剩,行业性盈利能力下滑严重,因此说,薄膜行业的周期性比较明显,这也是行业风险的根本性原因。
根据国际著名的英国PCI咨询公司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聚丙烯薄膜都将严重的产能过剩危机,我国新增产能约62%,目前中国聚丙烯薄膜总产能已经超过市场需求量的两倍以上。截至到2011年,我国BOPP总产能已经突破361万吨,而实际总产量为270万吨,即产能利用率仅为77%。
聚丙烯薄膜产能继续扩张,毛利率继续下降。目前,软包装行业常规需求的BOPP和CPP薄膜基本毛利约为7%,销售价格约为1.3-1.4万元/吨。从上市企业大东南(002263)发布的资料可以清楚的了解,薄膜制造行业的直接原材料成本占据总成本约85-88%(电容膜BOPP约为60-70%),树脂原料价格没变动10元/吨,将会影响利润总额大约为99.2元/吨。导致薄膜制造行业成本压力巨大。
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聚丙烯薄膜制造行业的发展出现一定程度的转型分化。以上市大企业来看,产品纷纷转型,向高端高附加值领域方向转型,例如佛塑、大东南、南洋科技、康得新等企业都向电容膜和光学膜方向转型,都希望能尽快占据这个高端市场的有利位置。中小规模企业主要是通过继续增加产能投资,寄希望于规模的扩张从而取得一定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例如时代、金田和福融辉等企业,这类企业往往技术薄弱,老旧设备较多,产品结构较单一,市场竞争往往以价格战为主。例如时代打造的中国软包装集团,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高速扩张,已在福建和成都打造了两大生产基地,欲坐“世界膜王”这把交椅。
作者:
wangdongxinxi
时间:
2012-12-5 19:09
我以前服务公司,做的薄膜也是双向拉伸,是聚酰亚胺薄膜,也就是PI膜
欢迎光临 PP论坛 (http://www.slfhc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