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论坛
标题: 无溶剂复合应关注的几点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爱你一万年 时间: 2016-1-11 10:14
标题: 无溶剂复合应关注的几点问题
无溶剂复合与传统干法复合存在固有的技术性差异,单纯以无溶剂复合代替干法复合会产生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应该根据两者的技术差异从印刷油墨、薄膜原材料、前后工序工艺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无溶剂复合的技术特性。下面我们从无溶剂复合最常见的两类质量现象进行分析:
1、复合膜外观
无溶剂复合膜的外观,在大部分复合结构,如OPP//PE(CPP)、OPP//VMCPP(VNPET)、PET//PE(CPP)、OPP//AL等结构中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在PET//VMPET、PET//AL这种两侧材质阻隔性都较好的结构中仍存在明显的小白点现象。
无溶剂复合的白点现象与上胶量、胶水分裂转移后的微观平整性、环境相对湿度等相关,由于阻隔性材料的特点,熟化过程中胶水失去流动性之前,膜层中夹杂的气体(包括复合时带入的空气,也可能是材料表面的吸附水、里印油墨层中残留的水分与固化剂反应生成的CO2气体)很难透过薄膜渗出,最终产生白点现象,也就是说材料的阻隔性直接影响胶水的二次流平效果。
白点实质就是两层薄膜间没有完全贴合在一起,双组分无溶剂胶的涂层厚度一般在0.8~1.5μ之间,而薄膜表面之间,特别是油墨层从微观上来看则是凹凸不平的,表面越粗糙也就需要更大的上胶量,否则就会出现白点。复合膜的白点、胶斑多出现在油墨层的地方,除了油墨层表面本身凹凸不平外,在油墨层上涂胶后,胶水的流平性进一步变得更差,所以减少墨层的厚度,提高墨层的流平性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以下方法将有助于解决复合膜的外观问题:①选用细度更细、遮盖度好的白墨,提高白墨的雕刻线数,减少墨层厚度,提高流平效果;②镀铝膜复合时,使用VMPET涂层后贴合印刷膜,避免了油墨层表面不平对胶层流平效果的影响;③适当提高上胶量,控制机速,增加复合压力,减少空气夹带进入膜层间的机率。
2、摩擦系数增大
据业界普遍反应,无溶剂复合膜在熟化后存在明显的摩擦系数增大现象,特别是PE厚度小于45μ的复合膜。与此同时,相同的PE内膜,采用传统干法复合,却没有类似的问题。很明显,摩擦系数增大现象与无溶剂胶黏剂的特性有关,有观点认为“MDI类型的异氰酸化合物会透过内层薄膜逐渐向表面迁移,并与水汽反应生成聚脲抗热封层”、“爽滑剂迁移进粘合剂层”,可见具体胶黏剂型号与内膜配方都是关键性因素。
①选用聚酯成份较高的胶黏剂品种;②选择分子量分布范围窄的胶黏剂型号可减少发生迁移渗透现象;③调节内层PE基膜的配方,各种LDPE、LLDPE、MLLDPE树脂的结晶度不同、熔融指数不同,其相应的阻透性也会不同,如:在中间层增加密度大的LDPE的比例或选用中密度聚乙烯;④提高热封层中爽滑剂的含量。
3、甲苯二胺(4%乙酸)
虽然药包行业标准中并没有像食品包装标准一样规定甲苯二胺的残留限量,但对无溶剂复合生产药用复合膜而言却是不能被完全忽视,不是像过去一样只关注复合膜的外观和机械性能。采用具备一级芳香胺快速消除技术的无溶剂胶黏剂复合,更符合药品包装复合膜的卫生安全要求。
欢迎光临 PP论坛 (http://www.slfhc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